陪诊师,但愿只是个临时客串的职业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丨小小

  “陪诊师为有需求的老人带来另一种陪伴”,8月20日《舟山晚报》的这则报道让人们见识了陪诊师这个温馨的新职业。许多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不得不独自一人前往医院就诊,而他们对手机预约、挂号流程不是很熟悉,常常为此心力交瘁。陪诊师这个行业应运而生,为老人解了愁,也为老人的子女分了忧,挺好。然而,陪诊师终究是看病难的产物,还容易加重看病贵,但愿只是个临时客串的职业。

  陪诊该是医院的分内事

  陪诊、代取药、代问诊、代取报告,这是陪诊师每天工作的日常。毫无疑问,老人们在享受这种服务的同时,也得付出相应的费用。这样一来,恐怕不少老人宁愿折腾自己也要省下这笔开销。那么,作为医院是否可以用更好的服务来化解老年人的看病难?

  在数字手段加持下,如今的医院看起来越来越方便了,可是很多老人玩不转网上预约、手机缴费,他们反而感到寸步难行,以至于明明进了医院却依然“就医无门”。为什么去酒店吃饭不需要“陪吃师”?因为从门口开始就有服务员候着,会陪着客人去点餐、进包厢乃至上卫生间。那么,医院的导医服务是否也可以“酒店化”呢?

  先别说“不可能”,陪诊本就该是医院的分内事。一些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做的,人家连住院陪护也全包了,根本不需要病人家属插手。可在我们的医院,且不说各种跑腿会给病人雪上加霜,就连住院病人的护理也得家人自理,病床前挂的护理等级牌根本就没有医护人员来落实。这样的医疗服务,显然已越来越让人不满意。

  从报道中看,陪诊师这个职业,很大程度上甚至是医生“刁难”出来的。陪诊师露露接的第一单业务并不是陪老人走流程看病,而是替一位住院老人拿报告单。老人想要一份纸质的报告单,但医生就是不给,称现在的报告单都是联网的电子版,没有纸质的。于是,在外地的子女只好请陪诊师解决。而既然陪诊师可以拿到纸质报告单,医生为什么不能直接满足老人的诉求?

  眼下,高品质服务已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办不成事”窗口、“助跑员”制度纷纷推出,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舒心。而到了医院,所有人都得变成“弱势群体”,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们更是举步维艰,以至于还得花钱雇个陪诊师排忧解难。

  仅有名医是远远不够的

  任何新职业都是社会需求催生的,陪诊师也不例外。事实上,看病难早已不是第一次孕育出“新职业”了。比如,早些年上海各大医院门口就盛行“医托”。笔者原先一直把这些人当成扰乱医疗秩序的骗子,但“合作”一次后才觉得“医托”不仅不那么可恨,还“看病真需要”。

  上海不乏名医,但即使挂了专家号想找名医依然不容易。当时陪家人去看病,就诊拍片后医生开出一张3天后才能轮到的专家预约单。往返折腾显然不足取,难道要住着旅馆干等?为难之时幸好有“医托”,只交了300元钱就让指定的专家当时就接了诊。名医一医难求,但“医托”却能做到随叫随到,作为普通求医者只能屈从这种潜规则。

  有了这次经历后,很长时间保留着“医托”的名片舍不得扔。但理智告诉我,假如大家都通过“医托”找医生,通过正常途径看病的人显然更难了。后来听说上海的这些“医托”都被打击了,医疗秩序也有了好转。相比之下,陪诊师走的虽然不是歪门邪道,但也同样是看病难孵化出来的“不正常”职业,也应该随着医疗服务的升级而消失。

  眼下,高学历高职称医生越来越多,但看病难问题依然没能彻底扭转。这似乎说明,仅有名医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无障碍的就医环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换句话说,一位老人患了病,只要来到医院就该得到医护人员的全过程救助,而不是忍着病痛走流程,甚至还要雇个陪诊师当“拐杖”。否则,还没遇上名医就已喘不上气了,哪来的安全感?

  做大医疗服务有无限空间

  不可否认,在人们苦于看病难的同时,医护人员也是有苦说不出。尤其在疫情期间,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奋勇逆行,甚至“阳”了也不下火线,对此大家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正因如此,公众对医院的这难那难大多抱以理解而不是一味苛求。医生护士本就人手不够,哪能做到对每一位老人全程照护?

  但患者的需求,永远是公共医疗的努力方向。既然问题的症结在于医疗服务资源捉襟见肘,那就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展壮大医护人员队伍来破解“看病难”。而要做到这一点,仅凭具体一家医院的努力恐怕是不够的,更需要全社会调整就业结构、加强医疗投入。

  实际上,医护人员短缺也正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契机。随着“机器换人”的推进,制造业吸收就业的规模会逐步缩小,大量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是个大趋势,而医疗服务更是用人之际。只要扩大医护专业院校规模,几年之后就可有大量的新生力量投入医疗服务,老人就医有人陪诊也就有望成为现实。

  当然,医院的服务理念转型、管理能力提升也同样重要。前些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舟山医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浙大二院舟山分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意味着,今后海岛群众将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据《舟山日报》8月16日报道)。可以相信,浙大二院不仅将给舟山带来名医资源,还将引入更为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