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

力争到2025年底,完成城乡海岛垃圾压缩站建设改造,将本岛城乡收运模式拓展至乡镇海岛

石艳虹 陈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27日 第 01 版 )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陈力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垃圾分类办获悉,我市已出台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底,完成城乡海岛垃圾压缩站建设改造,并将本岛城乡收运模式拓展至乡镇海岛,实现生活垃圾海岛收运一体化,进一步破解我市垃圾治理多元主体、多种模式、多个标准的现状,助力舟山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完善大环卫一体化监管,横向上,规范第三方垃圾收运企业运营,实行环卫标准化体系主导下的一体化收运体系;纵向上,拓展环卫体系标准主导范围,将城镇收运一体化模式延伸至乡镇渔农村。落实“管行业管分类”要求,推进各行业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区制度,规范设置投放设施,落实生活垃圾统一收运。

  我市将推动垃圾从源头收集、中端运输到末端处置利用的全链条标准化治理。坚持“一个离岛统全域”垃圾处理模式,明确各类垃圾处置标准。建设日处理能力150~200吨的易腐(厨余)垃圾处理生产线,统筹谋划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逐年降低飞灰填埋率,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飞灰“趋零填埋”。大力推广居民小区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智能AI分类投放系统建设,推进智慧化监管。收集垃圾车型以机动车为主,并提升现有车辆使用标准,实现车辆外观涂装、分类标志、收集频率、清洗标准等统一,范围覆盖城乡海岛。

  让小岛共享环卫治理成果,我市将加快构建小岛垃圾分类别资源利用运行体系,结合各海岛实际,采取就地资源化利用、外运焚烧发电、纳入市级统一处置等模式,实现分级分类标准利用,并进一步明确小岛各类垃圾收运频次,支持桃花、嵊山等海岛创建垃圾资源利用示范岛和标准化示范项目。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打造收运全程监管等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开展垃圾收运企业信用管理,进一步严管混装混运、车型不符等违法行为,推动垃圾收运企业规范运营。

  据介绍,我市力争到2025年底,完成县、乡两级环卫市场化管理体系整合,实现海岛收运一体化,基本实现大环卫监管机制;易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易腐垃圾清运量占比达到27%;城乡海岛垃圾压缩站建设改造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7%,回收利用率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