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重点指标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全省二季度星级评定排名中摘得“4星”

我市创新深化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

涉及高能级平台建设、改革创新试点、研发投入带动科技成果产出等领域

刘浩 洪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05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浩 通讯员 洪瑶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我市创新深化各项重点指标任务均按计划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315”科创工程4项指标领跑全省,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2.8%,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9%,均列全省第一。创新深化工作在全省二季度星级评定排名中摘得“4星”。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深化是战略核心。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把握“深耕海洋产业主赛道,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要求,统筹谋划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加快打造现代海洋城市创新体系,在高能级平台建设、改革创新试点、研发投入带动科技成果产出、海洋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育等领域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

  上半年,我市启动建设长三角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聘任了相关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吸引了20家知名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及企业加盟,整合共享仪器设备超4亿元。与北京微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舟山市东海微芯海洋数字科学研究院。东海实验室、普陀科技产业孵化园、岱山新材料孵化器入选省“千项万亿”科技强基重大工程项目库。

  在高能级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市在改革创新试点上也有不少亮点。其中,岱山县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探寻改革创新,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我市申报的“领军企业主导的绿色石化产科教创新共同体建设”入选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为我市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路径提供样板;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入选科研成果赋权改革省级试点单位,带动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先试。

  研发投入有效带动了科技成果产出。其中,浙石化光伏级EVA树脂成果入选省级战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实现我市“零的突破”。成功培育的黄姑鱼“全雌1号”,系我市首个也是今年全省唯一获批的水产新品种。另外,我市还通过打造海洋创新人才方阵,提能海洋创新人才平台,深化海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国家引才计划申报数同比增长40%。

  据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港定位,对标建设区域性海洋科学中心,聚焦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重点以“156”科创体系建设等为抓手,加快建设“一室多院”、五大科创中心等平台体系,强化人才、高校、文化等创新要素支撑,全面提升市域创新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