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厕纸也是一份文明答卷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8月01日 第 04 版 )
月湖
有市民反映,个别公厕厕纸盒空空如也,这无疑是令人尴尬的一个话题。普陀城乡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立即作出反应,给未供应厕纸的公厕添了厕纸,并通知所有公厕管理员及时查看每个厕位,做到随时补充。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用多少拿多少,节约公共资源(据《今日普陀》7月13日报道)。公厕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只可惜厕纸在“连用带拿”之下供不应求,这大概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可见,一张小小的厕纸也是文明答卷,既检验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准,也考验广大市民游人的素养。
文明进步难能可贵
公厕缺厕纸,这其实是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大家原本早就习以为常了。而眼下人们之所以突然感到难以忍受了,是因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城市公厕也变得越来越洁净化、高档化、人性化、智能化。既然已是星级公厕,连张厕纸都不提供似乎就说不过去了。换句话说,一张厕纸的缺失,会让公厕的整体服务体验大打折扣。
毋庸讳言,公厕的厕纸不怕“用”,就怕“拿”。应该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文明素养提升,在厕纸上“揩油”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也要看到,爱贪小便宜的人虽然已是极少数,但从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看也会是个不小的人群。相比于机关单位、宾馆饭店的卫生间,城市街头的公厕面向更广的人群,厕纸的消耗量自然更大,随时补充的难度可想而知。
一些人如厕之后“连用带拿”,很容易导致公厕“无纸化”。据普陀城乡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科介绍,每年厕纸一项就要支出100万元左右,损耗之严重可见一斑。一张小小的厕纸如此“烧钱”,真是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
毫无疑问,一张厕纸的公共服务不应该被少数人的贪小便宜给难住。在公厕厕纸开支不菲的情况下,普陀城乡环卫服务有限公司依然倾听市民呼声,采取了及时补充、常态保供的积极措施,这种做法是值得大加赞赏的。确实,不能因为有人“连用带拿”而导致大家无纸可用,这种“文明的代价”理应承担得起。
实际情形是,民众的文明素养难免参差不齐,而一味将公厕缺纸的责任推给少数贪小便宜的人,并不能解决无纸可用的尴尬问题,而只会让星级公厕名不符实。只有常态保持公厕的服务品质,才能不断推动文明进步,从而给广大市民带来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德意识悄然萌生
一张小小的厕纸,同样离不开公德意识的守护。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在抽取公家厕纸时理当想到更多的后来人,否则自己也难免陷于无纸可用的尴尬境地。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每个人都应自觉“从我做起”。
客观地说,多抽厕纸行为可归于陋习,应该依靠自律而不宜大动干戈进行整治,否则就可能因“用力过猛”反而起到副作用。解决这个问题仰仗于全民素质的持续提升,大家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在此过程中,全社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持之以恒地推进文明创建、开展道德教化,促使人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不断追求精神富有。
事实上,优雅的环境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这个角度上说,在提升公厕硬件的同时,还应加强常态服务,确保厕纸供给,让城市公厕成为文明体验的关键节点,这本身就是在不断孕育民众的公德意识。公厕的软硬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文明素养越来越高,把公厕厕纸带回家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少。
实际情形就是如此,在历经数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的公厕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公德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文明如厕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厕免费提供厕纸才成为可能。眼下一些公厕存在的“一纸难求”现象,应该是文明进步中出现的波折,有待于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精细管理还须跟上
鉴于公厕厕纸消耗量过大的现实情况,有必要通过精细管理来减少浪费现象,其中应该有多重选项。以前,很多公厕就实行“一手交钱一手交纸”,这倒是可以解决厕纸“连用带拿”问题。只不过,好不容易实现了公厕免费,再倒退回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还会大大降低人们对星级公厕的良好体验感。
也有人提出,可以采取扫码取用的办法,避免厕纸浪费现象。但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不少麻烦,还有失大气、体面。更何况,人们上公厕不一定带手机,很多老年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如何扫码?可见,公厕应当智能化,但却不应该要求人们必须迈过“数字鸿沟”才能得到厕纸,否则就会离便民利民渐行渐远。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何是好?既要落实精细管理,又要体现对民众的打扰最小化、服务最优化,确实颇费思量。足可见,一张小小的厕纸,同样值得用心对待,同样考验管理智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得从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做起。
事实上,优质服务与有序管理总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公厕理应在注重人性关怀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植入精细管理。比如,可以用颜色将公厕厕纸与寻常厕纸明显区分开来,这样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不方便,却可以有效避免厕纸流失。试想,公厕厕纸明显与众不同,谁还好意思顺出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就一定能交出小小厕纸的一份理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