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人王苏成:
双山岛老人们的“好囡”
汪超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07月27日 第 02 版 )
□记者 汪超群
王苏成是一位扎根海岛的乡村女医生。
自1987年从普陀区卫生学校毕业后,王苏成将人生大把时光和所学医术,倾注于双山岛的艰苦岗位,36年如一日,守护小岛老人健康,被评为“浙江好人”。
双山岛位于普陀区虾峙镇,岛域陆地面积仅0.72平方公里,进出全靠岛际船班,基础设施落后,只剩下50余位老人留守岛上,大多数为75岁以上。
作为岛上唯一一名乡村医生,王苏成走遍住人区域的每个角落,她的药箱几乎成了这座岛上的移动“120”。
在双山卫生室,一群老年患者排着队来找王苏成,有配药的,有量血压的……出于信任和方便结算,老人们都把市民医保卡寄存在王苏成处。
每次给老人们看病,王苏成总是不自觉地拉长时间,动作和缓一点、问得仔细一点。
老年人记性差,还有些人不识字。王苏成就想了一招,在药盒上标记圈圈,提醒他们按剂量服药。圈圈下面写的数字,代表每天需要吃药的次数。这份特殊的医嘱,成为岛上老人独有的关怀。
王苏成是土生土长的双山人。1987年,岛上还有村民千余人,年轻的她为在卫生室工作的姑姑“打下手”。
1997年,因乡村医生短缺,虾峙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年轻人学习考证充实队伍,认真上进的王苏成考取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回到双山岛行医,后来又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全科医生。
如今,年过半百的她,在工作上依旧保持着“年轻态”,将50余位老人的“病历本”都存在脑海里。
卫生室门口醒目标注了王苏成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随时“接诊”。这个电话也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务热线”,充话费、修电视……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电话,王苏成都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
在双山岛,说起“苏成医生”,无人不识,也无人不夸,老人们亲切地唤她为“好囡”。
除了在卫生院坐诊,王苏成还肩负着上门医疗的职责。岛上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翻一座山就得约半个小时。王苏成徒步上门,为老人们看病。
这些年来,舟山本岛的乡村卫生院曾向王苏成抛来“绣球”,但都被她婉拒了。
驻守在小岛,与家人聚少离多,她也曾想过离开,但乡情实在难以割舍。对家人的思念,往往只能寄托在电话、视频中。
“双山岛上老人们身体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王苏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