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尊智能”博士创新站助解螺杆企业共性难题,入选省科协“博士创新站百佳案例”

博士“扎根”车间 变一线难题为研发课题

见习记者 金蒙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19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10月15日下午,在舟山市定海金锚塑化机械制造厂的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暂歇,一场聚焦产业真实需求的特殊对接会正在深入进行。

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雍兆博士俯身仔细检视一根螺杆的磨损痕迹。一旁,舟山市鼎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尊智能”)实验室主任石岳林同步操作专业仪器,精准捕捉着各项数据。“高温高压工况下,螺杆耐磨涂层的损耗速度超出预期,这是几家企业共同反馈的‘卡脖子’难题。”石岳林的一句话,道出了金塘螺杆小镇产业升级中亟待破解的共性问题。

上月,浙江省科协发布“博士创新站百佳案例”,“鼎尊智能”博士站榜上有名。该站博士雍兆的研究方向,精准聚焦螺杆企业“卡脖子”难题。“我们研究的复合能量场,能有效调控热、力效应,对于抑制金属成型过程中的裂纹、降低孔隙率效果显著。”雍兆介绍,这项技术直指企业高附加值产品在严苛环境下易出现缺陷的产业痛点。

如何让实验室的“聪明才智”精准助解生产线的“疑难杂症”?“鼎尊智能”探索出了一条“需求驱动、资源耦合”的产学研新路径。该公司构建起“问题导向”的选题机制与“双导师+项目制”的落地模式,让博士团队能够“扎根”车间,将一线难题直接转化为研发课题,打通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博士创新站的研发实力,“鼎尊智能”已形成成熟的激光制造与再制造成套解决方案。其ML系列(移动式小功率)与DL系列(模块化大功率)激光制造系统,在不同工业场景中大显身手。“ML系列灵活机动,特别受中小企业欢迎,适用于模具修复、小型零部件精加工。”石岳林介绍,“DL系列则专注于‘大块头’的再造,无论是船用动力轴、石化大型传动轴,还是核心转子轴等关键部件的修复与表面强化,都能胜任。”与此同时,公司配套开发的多种专用合金粉末,确保了加工质量的高度稳定性,由此构建起从核心设备、专属工艺到关键材料的完整技术闭环。

这套硬核技术,正为螺杆小镇注入新的科技力量。针对螺杆行业,“鼎尊智能”打造了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一方面,通过激光强化工艺,提升新出厂螺杆的表面硬度与耐磨性;另一方面,运用激光修复技术,让磨损、变形的旧螺杆恢复精度,实现再投产。“这不仅能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契合了绿色循环理念。”石岳林表示。

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于金塘多家螺杆企业,助力本土企业突破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瓶颈,在高附加值市场中站稳脚跟。雍兆透露,团队正全力攻关“螺杆专机全自动化”技术,并已成功掌握“水下熔覆技术”这一前沿科技,“未来,我们的技术将应用于海底装备的现场维修,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