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旅游在聚流量赢留量上还可更进一步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15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薛卿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我市旅游市场表现亮眼。据统计,8天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约2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8.0%,普陀区以103.7万人次接待量领跑各县区。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市游客结构持续优化:省外游客占比达61.8%,过夜游客占比高达66.3%,海岛游接待量同比增长49.4%。各类文旅体活动与惠民举措的推出,助力舟山在收获“流量”的同时,更赢得了“留量”(据《舟山日报》10月10日报道)。
这份成绩单反映出我市对旅游市场规律的精准把握。省外游客占比超六成,意味着我市旅游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已突破地域局限,这与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海岛旅游品牌、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密不可分。上海、江苏、安徽等周边省市客源的稳定增长,印证了“舟山海岛游”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过夜游客比例的大幅提升,更是我市旅游品质提升的直接体现,它表明游客更愿意沉浸式体验舟山的海岛风情与文化魅力,为旅游消费持续释放奠定基础。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市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双节”期间,我市举办文旅体活动374场次,推出惠民举措20项,通过“创新活动”与“福利优惠”双轮驱动,丰富了游客体验,释放了消费潜力。“浙BA”舟山主场比赛发放消费券拉动现场消费,舟山海鲜SHOW活动实现多维度传播曝光超240万次;还有各地精心打造的“月下有戏”中秋奇妙游、定海古城奇妙游园会等活动,既展现了舟山的诚意,也增强了游客的认同与口碑。
当前,我们在“引流”和“留量”上仍有更多可借鉴和探索的空间。景德镇借“鸡排哥”热点,推出一系列配套举措,成功带动了一拨旅游高峰;长春动植物公园打造“雪饼猴妙语连珠”等人气场景,以充满趣味性的体验吸引游客驻足,实现客流量与收入数倍增长。这些案例提示我们:要敏锐捕捉市场热点,推动“流量”变现;更需从游客兴趣出发,打造兼具创意与辨识度的旅游产品。
对于我市而言,海岛是核心资源。未来应进一步挖掘海岛特色,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度假型”转变。可依托东极、嵊泗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民宿、餐饮和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欣赏海岛风光的同时,深度感受本土文化。同时,还要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游客在出行、住宿、餐饮等方面的体验。
“双节”假期的亮眼成绩是我市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而非终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推出更多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游客选择舟山、爱上舟山、留宿舟山,在持续“聚流量”的同时,真正实现“赢留量”,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