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嵊泗县纳入省级储备库名单

记者 汪超群 通讯员 邹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14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近日,省美丽浙江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4~2025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储备库名单,嵊泗县成为我市唯一纳入省级储备库的县区。

近年来,嵊泗县秉承“生态立县”首位战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价值和民生福祉的绿色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形成了“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建设海洋牧场,打造渔业振兴现代化发展模式”“培育海洋经济‘生态共同体’,释放蓝色GDP,融出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等4种转化模式、10个典型案例。

在系统施治方面,该县持续实施环境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涵盖大气监管、污水治理、固废利用等25个重点项目,打造了数字海洋监管平台、贻贝养殖循环利用设施等标志性工程,推动生态修复从“碎片化治理”向“系统性修复”跨越;建成全域污水处置体系,对65个入海排污口实行“查测溯治管”全流程管控,整治率、达标率均达100%;创新“入海排口一本账”机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面禁止新增排污口,实现陆源污染“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全链条阻断。

在海洋修复方面,该县累计投资8.09亿元实施两轮蓝湾项目,修复海岸线13.6公里,清淤海湾184.4万平方米,建成青沙滨海生态滩涂2.7万平方米,推动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恢复;通过“退养还海”1035亩、整体搬迁沿岸污染企业,建成望海公园等生态地标,实现“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景观岸线”转型;加强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岛礁资源管理,投放人工鱼礁20.63万空方,近三年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33.18亿单位。

该县还创新“三权分置+二级发包+一证到底”机制,完成3万余亩养殖海域确权,替换环保浮球249.5万只,年减白色污染210吨;建成贻贝数字化智慧平台,覆盖养殖户769户、养殖桁地2796块;落地全国首个海洋特别保护区检察官办公室、全省首个海洋生态警务联勤警务室等创新载体,推动生态保护从“行政主导”向“法治保障+社会协同”升级。

据悉,下一步,嵊泗县将以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持续深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努力打造全国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