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数贸会现代海洋产业专利转化运用舟山专场活动在杭举行
助力海洋产业主体共享创新红利
记者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8日 第 01 版 )
“985”行动新实践
本报讯 昨天下午,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智汇海洋·创赢未来”现代海洋产业专利转化运用舟山专场活动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现代海洋产业专利分析OceanIP-AI大模型、现代海洋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及高校院所“双五星”高价值专利清单、新一代海洋5G通信技术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等。
现代海洋产业专利分析OceanIP-AI大模型,是针对专利转化难的现状而针对性研发的。据了解,当前涉海专利数据分散在多个平台,存在覆盖不足、更新滞后等问题,超过6成企业难以获取完整专利信息,严重阻碍技术创新步伐。“以高校专利及成果转化为例,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我省约有7成高校专利存在与企业应用脱节的现象。”省“千人计划”专家、东海实验室专职研究员周强表示,针对这一现状,实验室团队于去年11月开始研究开发OceanIP-AI大模型。“大模型汇集了全球超过20万例的涉海专利,建立了专利库,并筛选了其中高价值、高转化率的专利和267家融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跨语种智能分析和知识图谱推理能力,正重塑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为海洋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OceanIP-AI通过赋能专利检索分析、技术供需匹配、侵权风险预警、价值评估等场景,能显著提升海洋产业创新效率、产学研转化水平,让更多海洋产业主体共享创新红利。
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重点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将知识产权基础扎实、创新研发积极性高的高校院所、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纳入高价值专利培育库。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73件、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运用金额3.46亿元。到今年6月,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72件,同比增长51.21%,增速居全省第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利快速授权需求清单。帮助200多家创新主体进入专利快速预审、优先审查等绿色通道,发明专利获权周期从平均16个月缩短到平均3个月。
本次舟山专场活动由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东海实验室等承办,现代海洋产业相关企业代表等60多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