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岱山:“党建领航”驱动项目建设“机关扬帆”引领产业发展
通讯员 冯佳琪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第 03 版 )
在东海之滨的鱼山岛上,万吨级油轮缓缓靠泊,输油臂如钢铁巨龙般舞动,将原油源源不断输向炼化装置;厂区内,银白色的反应塔高耸入云,纵横交错的管廊在日光下折射出工业文明的冷峻光泽;园区周边,催化剂生产、高端树脂加工等配套企业星罗棋布……行走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幅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壮阔图景在碧海蓝天间磅礴展开。
石化产业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高端制造命脉。岱山县立足浙江自贸区国家战略,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线,秉持“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的理念,依托浙石化项目的龙头带动效应,创新成立由县委直接领导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党委,推动县直各部门以“三联三领”服务深入链上企业,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组织力量。
红色灯塔指引护航项目行稳致远岱山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浙石化等重大项目,成立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党委,通过项目党建、“机关扬帆·六干争先”行动、下派百人攻坚团等一系列举措,将党建深度嵌入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全流程,为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赋能增效,以实际成效检验机关服务新水平。
为实现组织协同高效、产业资源充分涌流、技术提质升级,岱山县系统推进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联建共建,夯实机关服务项目的组织基础。出台《岱山县项目党建工作规程》,组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四个产业链党委,在85个重点项目和企业中设立临时党组织212个。
针对浙石化生产经营实际,通过党建指导员闭环机制强化联系指导,进一步提升党组织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石化之心”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品牌,总结提炼浙石化党建经验标准。持续深化“四上”项目党建工作法,以产业链党建为纽带,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制度优势、组织体系的架构优势及科技与市场的龙头优势,加强和中下游企业联动互补,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由岱山县机关党员干部协同技术部门开发的“化塑行业产业大脑”项目入选全省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优秀名单。该项目发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优势,整合浙石化龙头企业“磁石效应”、全国化塑新材料行业产业资源,为化塑新材料企业转型提供数据产品服务、交易服务。目前累计服务企业5000余家,共撮合交易约7.4亿元。
红色纽带联结汇聚项目资源合力为深化大宗商品储运产业链党建,凝聚“抓党建、促发展”共识,全力打造江海联运枢纽安全标杆,今年6月24日,“红帆枢纽”党支部成立大会在岱山县衢山镇罗家岙派出所举行。以党建为纽带,通过建强组织、整合资源、下沉服务,为加快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持续注入“红色动能”。
近年来,岱山持续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确立“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工作思路,通过组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聚合资源的核心作用,全面纳管石化新材料、石化装备、维保服务等20余个上下游企业和项目党组织。
在“党组织+项目”机制引领下,岱山创新实施“红色先锋领办”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打造“红色直通车”。县直机关工委协调各职能部门,全力做好项目审批、投资建设、投产运营与社会事务等全流程保障。当好“店小二”,各部门定期上门走访,精准收集企业在资金、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诉求。今年进一步扩大“党建朋友圈”,吸纳金融、科技等8家单位加入,通过党建指导员闭环机制,落实资金与政策支持,为产业链注入近10亿元动能。
截至目前,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已组建15支专业化石化新材料党员干部招商组,全方位保障项目招引与落地。去年以来,成功招引10亿元以上高端新材料项目3个、亿元以上石化产业项目5个。
红色先锋赋能领跑项目提质增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有效激发干事热情。同时,依托机关党员干部驻点联系、下派指导等方式,构建“红色助企员”“红色先锋领办”全链条服务体系,设立技术顾问、工艺互助、质量监督等专项小组,扎实推进组织联建、产业联姻、要素联通、基层联治、人才联引、活动联办、安全联保、发展联赢的“八联”机制,将企业“问题清单”变为“对策清单”,累计开展助企服务2300余次,解决难题580余件。
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岱山县创新推行“三联三领”机制:党委(党组)书记领衔、党支部书记领办、党务干部领责,党员干部一线对接乡村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和项目难题。联系单位按季度开展项目评估,主动破解发展瓶颈。
面对新材料中试项目资源链、服务链、资金链难题,尤其是科技转化平台缺乏、成果转化能力弱、审批周期长达15—18个月等堵点,岱山县机关党员迎难而上,全面打通企业“初创—中试—孵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创新活力与竞争力。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联三领’机制,由党组书记领衔、支部书记领办,将审批压缩至最短3个月,累计引进石化新材料上下游企业70余家、中试熟化项目7个。”《岱山县创新新材料中试项目“三链”协同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入选2025年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在推动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各机关党组织纷纷紧扣部门职能,攻坚克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组织组团领办,创新“链长+链主”机制,组建质量专家服务团,深入30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制定“分类服务、提升、培育”三张清单、“一企一策”改进方案,重点培育“品字标”认证及质量标杆,并推出“实验室共享”机制。岱山县海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成功入选2025年度全国百城质量提升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各机关单位开展针对性帮扶120余次,推动芳舟芳纶纤维及制品、瑞程功能性新材料等项目成功落地,助力糖能万吨级生物基新材料、华润渔光互补三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合成材料创新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共解决审批、落地等急难问题28项。上半年,岱山县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收1215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招商引资综合得分列全市第一。
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红色引擎”赋能、“机关扬帆”引领,岱山不仅实现了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的高效集聚与转型升级,更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强带动产业强、以组织力提升发展力的新路径。面向未来,岱山将继续高举党建引领旗帜,不断巩固和拓展产业链党建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在扎实推进我市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彰显岱山担当、贡献岱山力量。
图片由岱山县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