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花鸟岛上灯塔村与花鸟村老人在就餐保障方面存在的基础条件差距,人大代表独辟蹊径,引入了配备北斗定位系统和智能温控舱的送餐无人车——

无人车为灯塔村老人送热乎饭菜

记者 胡园园/文 滕海平/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第 02 版 )

图一

图二

我市岛屿众多,小岛间交通不便,一些岛上的老年人居住较为分散。

争取让每一位海岛老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生活,是全市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其中,解决老人们的日常就餐问题更是关键所在。

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主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本期走进嵊泗县花鸟乡,一起助力将热乎可口的饭菜及时送到老人餐桌。

群众反映■一岛两村,老人就餐盼优化

在今年的花鸟乡年中人代会上,灯塔村党支部书记、乡人大代表王勇提出,如何让灯塔村的老人也享受到和花鸟村同等的就餐待遇,得到更好的餐饮保障?

花鸟岛位于嵊泗列岛最北端,是一座典型的悬水小岛。岛上有2个村——花鸟村和灯塔村,其中花鸟村为主要人口聚居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完善,而灯塔村则相对落后。

目前,灯塔村实际常住人口为98人,60周岁以上65人。为改善灯塔村老人的居住条件,政府投资3100余万元建成安置公寓,对村里老人实行集中供养。

“住得好”,也要“吃得好”,这是全面提升老人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王勇介绍,村里设有幸福食堂,但运营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因为就餐人数偏少,运营成本一直降不下来;另一方面,食堂菜品比较单一,很多老人反映‘吃腻了’。”

王勇的建议很快引起了乡人大的重视。

代表推进■多方联动,智慧助老探新路

“我们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在乡人大牵头召开的专题协调会上,市人大代表、花鸟乡乡长白霓衣表态,要全力推动实现花鸟村和灯塔村老人就餐同待遇。“如果只算经济账,做这件事肯定是亏钱。但老人的吃饭问题,在经费整体有保障、可持续的情况下,一定要保证好,这是我们的责任。”她表示。

灯塔村距离花鸟村5.2公里。要实现送餐,核心在于解决3个问题:由谁送?怎么送?餐费谁来承担?

花鸟岛上的电动车主要用于观光游览和接送游客,日常运营已较为紧张,很难再抽出固定时间为老人们送餐。同时,人力方面也存在现实难题——岛上年轻劳动力较为紧缺,若要专门雇人每天往返山路负责送餐,不仅成本高,人手也很难落实。

为此,花鸟乡政府积极商讨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图二)。他们联系到嵊泗县共富领导小组副组长、阿里巴巴驻嵊泗特派员王涛,希望能借助公益力量突破困局。

王涛得知情况后,牵头引入爱德基金会,升级“爸妈食堂”项目,通过淘宝公益宝贝汇集更多爱心商家力量支持。同时,积极对接菜鸟无人驾驶车项目团队,并带技术人员上岛,实地测试车辆在海岛山路的行驶状况。

然而,海岛路况复杂,手机信号不稳定也是一个现实挑战。7月中旬,配备了北斗定位系统和智能温控舱的送餐无人车运抵花鸟岛,但面临识别精度和通信可靠性不够等棘手问题。

花鸟乡人大联系了嵊泗县经信局和当地移动公司,对部分路段信号进行了补强。与此同时,无人车技术团队又开展了多轮调试。

这些无人车以往多用于城市平坦路面,而花鸟岛上道路多坡多弯、常有灌木遮挡,对感知系统的要求更高。为提高行驶精准性与平稳度,团队通过“线下实地反复测试+线上数据迭代”方式,不断优化系统表现。在同一条路线上多次行驶,一点点记录环境特征、提升识别能力。

经过3次全面调试,送餐无人车实现了多项关键改进,在无网络覆盖路段也能正常行驶,针对海岛路面优化起停控制,行驶更平稳,对障碍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也变得更强了。

送餐无人车的成功引入,不仅节约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更以科技力量切实融入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这项高科技含量的尝试,成为助力海岛共富、提升养老服务的有效路径。

在餐费保障方面,经乡人大协调,最终确定了灯塔村老人每餐仅需支付5元,与之前在村食堂就餐的费用保持一致,其余支出均由政府和公益组织共同承担。

推进实效■暖心直达,老人吃上热乎菜

8月27日下午5时许,花鸟村“爸妈幸福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红烧狮子头、鸭腿萝卜、长豆角、青椒炒蛋和玉米排骨汤已经出锅备好,食堂工作人员熟练地将饭菜分装进餐盒。其中的十几份餐盒由志愿者仔细打包后,被稳妥地放进一辆长约3米、宽约1米的送餐无人车内。随后,无人车平稳启动,驶向5.2公里外的灯塔村。

18分钟后,无人车稳稳停在灯塔村安置公寓楼下的停车点。志愿者迅速上前取餐,为老人们一一配送上门(图一)。

“菜蛮新鲜,味道也交关好,比阿拉村里食堂好吃。”吃上了无人车送来的热乎饭菜,几位老人高兴地满口称赞。

“今天是无人车首次正式运行,过程很顺利。”跟着无人车跑了一路,王勇终于放心了。他告诉记者,9月份无人车进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承担起药品和快递的配送任务。

“以前灯塔村的快递每两日才能送一次,以后可实现每日配送。”王勇介绍,助老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后,也能熟练操作无人车进行配送,从而进一步提升整套服务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民生服务不仅要解决‘有没有’,同时要注重‘好不好’。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的共同点。”花鸟乡人大主席邬伦波说。

通过“代表建议—政府办理—社会参与—数字赋能”的闭环机制,一条小小的建议最终撬动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一辆穿行于小岛山路的送餐无人车,成为乡人大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

当送餐无人车的提示音在灯塔村安置公寓旁响起,它送达的不仅是热乎乎的饭菜,也传递着人大代表对离岛乡镇“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