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34年教龄资深教师郭英:
用心孕育桃李 诠释师者情怀
记者 陈颖丹 文/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0日 第 02 版 )
郭英正在对学生进行辅导
教师节前夕,定海二中英语老师郭英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刚考入浙江警察学院的虞轹文给她寄来的一张“师恩难忘”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初中时严厉而细心的指导,您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现在我不负您的期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又是一年教师节,祝您节日快乐!”
学生的成长与惦记,是老师最珍贵的礼物。郭英轻抚着贺卡,思绪拉回到当年教虞轹文的时光:“她初中时成绩很好,就是英语学习粗枝大叶,所以我对她一直蛮严格。她说是我给她打下了英语功底,其实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自1992年走上讲台,郭英至今已在教坛深耕34载。从江苏老家到岱山县大衢中学,再到定海二中,她用心用爱孕育着桃李,诠释着师者情怀。
初到衢山岛任教时,郭英面临不小的挑战——岛上孩子英语底子相对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家长配合度都不高。郭英开始探索适合海岛孩子的教学方法:从基础的朗读入手,通过班级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将字词、句段、篇章的逻辑梳理成清晰框架,让学生摆脱“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学习困境;从海量题目中总结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为学生量身定制解题“密钥”……
“英语成绩的提高,关键在让学生摸清语言规律、掌握解题方法。规律懂了、方法会了,学生有了成就感,兴趣自然就来了。”郭英说。
2009年,郭英调至定海二中任教。在这里,她的教学方法更加成熟完善,总能帮助“后进生”实现“逆袭”,将常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其中的一大法宝是“激励”。
郭英尤为重视每年新接班级的第一堂课,她会分享自己教过的“逆袭型”学生案例,讲述国内外名人励志故事,甚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故事代替空洞的道理,激起学生斗志、点燃希望。
“我就像个打气筒,开学时把‘气’给学生们充足。过段时间发现‘气’泄了,就再及时补上。”郭英说,“一切皆有可能”是自己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坚信不疑的教育真谛。
在定海二中八年级学生袁晨岚印象中,郭老师的课堂是有“魔力”的。“她上课经常会跟我们开一些小玩笑,活跃课堂气氛。但在讲解知识点、给我们默写的时候,又变得非常严肃、严谨。”袁晨岚说,郭老师每天还会细心梳理好知识点、重难点,亲手写好再发到微信群里让大家打印默写,“对容易搞错的单词拼写,郭老师都会做好标注提醒。”
除了学习,郭英也很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成长。看到学生中午在教室啃面包,她就“赶”孩子去食堂好好吃饭;遇到青春期冲动发脾气的学生,她总是冷静化解他们的焦躁情绪;她还化身家校共育的“润滑剂”,指导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帮不少家庭解开了亲子沟通的“小疙瘩”……
桑榆未老,余霞满天。今年是郭英教学生涯的第34个年头,9月10日也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不过,她依然放不下心中的讲台与学生,报名参加了“银龄讲学计划”,将以一名银龄教师的身份,继续留在校园教书育人,继续用执着与热爱赓续教育初心。
“我想继续陪孩子们走好一段学习的路。看着他们成长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比什么都珍贵、比什么都幸福。”郭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