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套船载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在舟完成实船安装
可捕集船舶航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临时储存,系统脱碳效率超90%
记者 沃青青 通讯员 俞玮熠 贝宣毅 文/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06日 第 01 版 )
“985”行动新实践
本报讯 9月3日,浙江省首套船载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在普陀六横龙山船厂顺利完成实船安装(见图)。这是中国籍船舶首次安装此类系统,标志着我市在船舶碳减排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该套系统搭载于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旗下5.7万载重吨散货船“粤电56”轮。该公司是一家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现代化航运企业,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散货船队,业务涵盖东南亚、环球及国内南北线煤炭、矿石和粮食运输。据该公司机务林长泽介绍,在航运业高速发展时期,公司先后建造了包括“粤电56”轮在内的系列散货船。目前这些船舶船龄较大,且配备的都是大功率主机,在航行过程中能耗较大。
面对国际海事组织(IMO)日益严格的净零排放要求,近年来,该公司已陆续采取有机硅油漆、高效螺旋桨等一系列节能措施。但随着IMO能效指标逐年提升,现有技术减排空间逐渐收窄,亟待通过新技术应对后续挑战。
本次安装的船载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由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整套解决方案实现对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和储存,系统脱碳效率超过90%,具有脱碳效率高、体积小、能耗低、安装及储运便捷等优势。
据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技术商务经理张宗凯介绍,该系统可根据船舶实际工况预判并调节碳捕集量,使船舶在满足现行I-MO规定的同时,不需要降速航行。此外,捕集的二氧化碳纯度在99.6%以上,属于高纯度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可直接用于工业气体回收、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等工业领域。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所相关专家指出,船载碳捕集与存储系统是航运减排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能够直接捕集船舶航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临时储存。该系统支持一次性设计、分阶段安装模式,可灵活匹配不同船型在不同阶段的减排需求。
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持续聚焦绿色船舶修造与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此次船载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实船安装,不仅展现了我市在船舶脱碳改装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产业协同优势,也为下一步紧扣“全球锚地首单”目标,推进海上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卸放业务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