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享“一站式”高效服务

舟山锚地首次“燃料油+物料”两舷同步补给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刘传奇 王胤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30日 第 01 版 )

通讯员 梁小龙 摄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本报讯 8月28日中午,停泊在马峙锚地的瓦努阿图籍“海洋达莉亚”号杂货轮,左舷“海之吉”加油驳船忙着加注燃料油,右舷“安达供16”物料驳船同步运送生活物资(见图)。这是舟山锚地首次实施“燃料油+物料”两舷同步供应服务,为国际航行船舶打造“一站式”海上补给新场景。

此次“海洋达莉亚”轮专程来舟,计划加注175吨轻质燃料油、补给1.06吨物料,并接受船检检验。当天11时许,“海之吉”号驳船率先靠泊左舷启动加油作业,“安达供16”号驳船随后靠泊右舷开展物料装卸。

记者了解到,此前船舶在舟山锚地完成燃料加注后,需移泊或等待专用船舶补给生活物资、设备配件,既延长船期、推高运营成本,也制约锚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服务能级提升,对船东、供油企业及物料供应商而言均存在“效率短板”。

今年初,浙江海事部门聚焦行业需求,积极推动锚地服务从单一燃料补给向多元化、集成化转型,助力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

同时,考虑到受注船舶两舷同步作业的安全风险,舟山海事局助力相关专家展开安全专题论证,进一步细化企业系泊方案、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作业风险全程可控。

当天,海事部门对马峙锚地实施精细化交通组织,为作业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对参与作业的驳船开展专项安全检查,重点核查消防、救生、防污染设备及船员应急操作能力;同时派遣海巡艇全程驻守,结合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实施立体监控,紧盯系泊规范、人员防护、吊装安全及防污染措施落实。

在多部门协同下,此次燃料加注与物料补给实现精准同步、无缝衔接。“现在两舷同步作业,七八个小时的加油时间里,物料装卸早就完成了,补给效率大幅提升。”中钢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外勤代理郑酌介绍道。“左舷加油、右舷补料,这个服务太好、太贴心了!”“海洋达莉亚”轮机长Kosta为这项“省时、省心、省成本”的服务连连点赞。

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此次成功试点为起点,持续优化监管与服务流程,推动舟山锚地升级为“海上综合补给站”,为舟山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打造国际海事服务枢纽提供支撑,进一步巩固提升其在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