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岑:从智能家居到海洋工程的创业“多面手”

记者 翁青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9日 第 04 版 )

在舟山创业创新圈,刘科岑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企业家,身上贴着多重标签——全国青年创业导师、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普陀区政协常委、共青团普陀区委兼职副书记。同时,他也是多家企业的“掌门人”。

他用14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智能家居到海洋工程的跨界,展现了一个创业者的无限可能。

走出舒适圈 点燃创业梦

2011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刘科岑就回到家乡舟山开启创业之路。

“在校期间担任外联部部长的经历,让我接触了大量企业,创业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刘科岑回忆道。怀揣对互联网行业的热忱,他先后创立了舟山辉宇网络有限公司和舟山智享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舟山智能家居领域的拓荒者。

虽然智能家居项目未能在舟山大规模推广,但这次尝试不仅让刘科岑在行业崭露头角,也积累了宝贵的创业经验。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刘科岑内心的创业之火。

其间,他在水产码头卖过海鲜、卖过水产、做过电商……只要他感兴趣的工作,他都愿意是试一试闯一闯。“那时候也是年轻,想多做一些尝试。”他告诉记者。

在随后的创业道路上,刘科岑积极响应“智慧舟山”号召,全力投身城市智能化建设。他带领团队主攻系统集成、智能安防、信息化指挥中心等项目,业务覆盖舟山公路、边防、海事、交通等多个领域。

其中,普陀区水路客运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项目凝聚了他的心血。通过4G无线实时传输和行为分析技术,该项目实现了对普陀区所有客运船舶和水上客运码头站点的24小时全天候监控。

“当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能够在第一时间使用无线高频设备通知船员,有效制止险情或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刘科岑介绍道,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跨界多领域 开辟新蓝海

2017年,刘科岑敏锐捕捉到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创立浙江舟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新征程。

“舟山作为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的国家级新区,海洋工程市场前景广阔。”刘科岑表示,“我们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从生态化河道清淤切入市场。”

刘科岑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河道清淤船,在浙江杭州、江西九江等地开展生态化河道清淤项目,两项技术荣获国家级技术成果二等奖。

刘科岑的视野从不局限于单一业务。他着力构建完整产业链,推动公司业务从河道清淤扩展到海上浮吊、海上风电安装、潮汐能发电安装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浙江舟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了六横大桥海上工程建设,在岱山等地的海上工程项目中表现出色。“从零开始,到现在拥有十余艘施工船舶,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刘科岑回顾创业历程时感慨道。

如今,浙江舟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已成为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在舟山海洋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十年创业路 初心仍向前

回顾10多年创业历程,刘科岑总结出宝贵心得:“我想告诉那些想要创业的年轻人,任何时候创业都不晚。即使工作10年后再选择创业,依然有机会成功。”在做创业导师期间,他也愿意跟年轻的创业者说说自己的经验,希望他们能少走一些弯路。

他诚恳地建议:“如果重新选择,我会在创业前先去大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创业奠定更好基础。”

刘科岑看来,大学生应该先到大企业和工厂积累经验,学习管理知识,然后再创业。他坦言自己缺乏大企业工作经历,也曾在管理方面走过弯路。

创业之路从来不会平坦。他回忆早年做智能化项目时,炎热的天气招不到工人,只能亲自上阵,在烈日暴晒下铺设管路。“创业必须亲力亲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了解每个环节。”

从智能家居到海洋工程,刘科岑的创业之路跨越了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始终围绕着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主线。自信从容、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刘科岑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创业者的精神风貌。

本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