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本栏目由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与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
市机关事务中心:党建引领 后勤赋能 激活海岛共富新引擎
通讯员 戴惠恩 王宣懿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第 02 版 )
碧海潮涌,千岛扬帆。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机制创新破题,将服务触角从机关延伸至偏远海岛,全力推动“小岛报到共建助村”三级支部党建联建活动。两年多来,中心以“舟到E管家·大美后勤”党建品牌为支撑,搭建起的“连心桥”不仅畅通了资源要素流动,更激活了海岛内生发展新动能,书写了“党建引领、后勤赋能、海岛共富”的生动实践。
筑牢组织根基 构建共富联动新格局针对嵊泗枸杞乡龙泉村贻贝产业以往交通不便、销路受限的困境,市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携手县乡党组织,深入养殖一线梳理9大类需求,通过线下举办地标美食节、线上邀请网红直播,推动嵊泗贻贝走出东海、走向全国。在郭金伟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共富食味坊”助推下,组织“小岛你好”地标美食贻贝菜肴展示活动,拓宽了贻贝销路,昔日的“海岛珍宝”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黄金贝”。
这只是市机关事务中心共富实践的一个缩影。制定《“小岛报到共建助村”三级支部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串联17家单位构建联席会议平台。2023年以来,6个在职党支部分别与4个县(区)中心、6个海岛村签订党建联建协议,聚焦民生问题建立“任务清单+需求清单”双线管理机制。通过系统调研,收集汇总乡村建设、共富、康养3大类7小类需求,由共富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帮扶计划,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共富共同体。截至2025年8月,累计推动数十个帮办项目高效落地,累计落实216项共建任务、59条帮办需求,任务完成率超89%。
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一仓二站三坊”机关事务支部系列特色共富品牌,持续推进“共富路上后勤人共创美好新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共富资源仓”利用闲置资源为长西村调配电脑、为葫芦村解决桌椅;“共富舟驿站”组织老人参观新城;“共富食味坊”助销渔农产品;“共富动力站”和“共富平安坊”提供活动执行保障;“共富绿建坊”推广绿色低碳项目……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海岛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践行服务宗旨 提升海岛民生新福祉党组织是破解海岛民生难题的关键力量。中心机关第四党支部联合定海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支部与定海区环南街道五联村党总支共同协调推进,辗转5个海岛为17对老党员夫妻完成婚纱照拍摄;三龙村海鲜晾晒场地受限,中心机关第一党支部联合多部门现场办公,让鱼鲞香飘得更远;塔湾村海钓基地土地性质卡壳,中心机关第二党支部对接资规局,唤醒沉睡资源……
通过党建联建,三级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释放:2024年,岱山长涂镇长西村引进共富光伏项目投资,开创了联建招商引资新突破;为枸杞乡龙泉村争取路面修复工程建设费用20余万元;为五联村摘箬山地质科谱馆建设协调资金支持2万元;主动协调市直机关工委为东岠岛“红色记忆馆”打造“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进行指导帮扶;中心“大美后勤”党建品牌相关经验被《中国机关后勤》杂志专题报道。至去年年底,依托三级支部党建联建机制,中心机关党支部累计完成48项帮办项目。
志愿服务同步深入一线。中心机关志愿服务队累计登岛50余次,理发400余人次,维修家电80件,医疗问诊超500人次,发放爱卫礼包600余份。去年创新实施的“助村干部”机制,为海岛群众提供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文体娱乐、“一老一小”关心帮扶等差异化服务,参与和帮助解决各类问题8个、争取项目2个。这些“穿皮鞋能办公、穿胶鞋能下田”的党员干部,成为党群连心的重要纽带,展现了新时代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潮起东海,共富扬帆。市机关事务中心以三级支部党建联建打通脉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海岛共富的发展胜势。站在新征程起点,中心各党支部将继续谱写党建引领海岛共富的崭新篇章,为海岛群众铺就一条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