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运1周年,累计发电超45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5万吨

舟山电厂5号机组交出亮眼“绿色答卷”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袁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第 01 版 )

“985”行动新实践

本报讯 昨天,国能浙江舟山电厂三期5号机组迎来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周年关键节点。作为我省首个清洁高效二次再热标杆项目,该机组不仅创下当前全国新投产机组中“发电利用小时数”领先纪录,更持续为舟山及周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能源动能。

昨天上午9时,记者走进舟山电厂三期集控室,5号机组运行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以蓝、绿、灰三色为主色调,直观显示设备各项参数均处于安全区间。

“这是机组的智能预警系统,一旦监测到异常,对应参数会立即转为红色报警,实现风险提前管控。”操控台前的技术人员介绍,自投运以来,5号机组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去年8月下旬,5号机组正式投运发电。历经两个夏季、一个冬季的用电高峰考验,机组的保供能力与稳定性愈发凸显:一年间,平均负荷率超81%,累计发电量突破45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达6820小时;热控、电气保护投入率保持100%,汽水品质、蒸汽参数、凝汽器真空等关键运行指标持续稳定达标,用硬核数据诠释安全底色。

作为全省首台600MW等级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5号机组还创下多个行业技术标杆:为全国首台全过程深度应用国产BIM技术建造的火电机组,推动火电建设智能化升级;核心性能指标位居国内前列,供电煤耗低至259.03克/千瓦·时,较常规机组降低13%,相当于仅用4个中等鸡蛋重量的煤炭即可发1千瓦·时电;汽轮机热耗达6972.8千焦/千瓦·时,刷新我国同类型机组能效纪录;环保指标远超标准,烟尘浓度仅约2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及地方限值……

“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是5号机组的三大核心竞争力。”舟山电厂基建工程部主任张丁月表示,机组不仅保障了舟山民生用电稳定,更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深度响应国家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

机组通过创新应用多项绿色低碳技术,一年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5万吨,相当于5.56万辆燃油汽车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效于万亩森林的固碳效果,生动践行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理念。

记者了解到,舟山电厂三期项目是“十四五”期间浙江省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包含5号、6号两台机组。去年两台机组先后投运后,舟山电厂总装机容量跃升至近200万千瓦。

截至目前,两台二次再热机组已累计发电超73.6亿千瓦·时,有效填补区域电力缺口,显著提升全省顶峰供电能力,为长三角区域能源供应稳定筑牢基础。

舟山电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挖机组潜力,推进安全管理和智能化运行升级,通过一系列优化“数智化”管理平台,推动机组运行管理从传统被动应对向智慧主动管控转变,为区域能源保供与绿色发展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