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市场合作引入新资源,半年贸易金额增长52%

“远洋云+”助推“一条鱼”全产业链数字贸易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周芊含 余依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5日 第 01 版 )

“985”行动新实践

本报讯  “东南太平洋鱿鱼的平均结算价整体呈下跌趋势;尾鳍的价格大幅上涨,小小条、特小原条的价格也小幅上扬……”走进位于舟山远洋渔业基地的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大屏上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实时显示着阿根廷鱿鱼、金枪鱼等价格信息,以及各项交易数据、中国远洋鱿鱼指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农中心“远洋云+”贸易量32.55万吨,贸易金额56.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和52%。

日前,浙农中心工作人员连续走访“盈海远洋”“大洋世家”等20余家远洋企业,听取企业关于新一轮回运交易奖励政策的想法建议,提升政策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挖掘有意向的交易客户,积极拓展他们的贸易需求,依托平台优势吸引市外、省外客户,推动其进行线上贸易。”浙农中心副总经理黄杰告诉记者,浙农中心今年优化产业格局,依托“服务提效”“系统平台功能迭代”等举措不断打造远洋水产品线上业务新增长极。

为方便客户交易支付,浙农中心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浙农云商”支付便利化升级,新接入平安银行结算接口,实现双银行结算,并支持B端转账和C端微信支付。同时启动“浙农云链”建设,根据产业客户需求,统筹所有供应链服务系统,将实现统一用户、统一入口、统一认证。

在“远洋云+”平台输入冷库名称,货物出入库、冷库剩余容积等数据一览无余……今年,浙农中心整合基地内的存量基础冷链物流设施,6家冷库通过“浙农云仓”智慧冷链仓储系统实现了与“远洋云+”数据互联互通。“冷库系统‘上线’后,企业管理货物流通有了数字化工具,同时客户选择仓储企业也更方便。”黄杰对记者说。

数字仓储、数字金融等模块的优化,为“一条鱼”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今年上半年,由浙农中心申报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浙江省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线上平台类)。

目前,“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已完成产业链数字服务基础建设,基本实现商贸、流通、供应链服务等服务板块建设,客户企业数已超1000户,遍布全国25个城市,累计交易额达290亿元。下一步,浙农中心将继续加强市场合作,引入粮油、高端动物蛋白等资源,扩大“远洋云+”影响力和覆盖面,助力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