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像一把钢刀插入敌胸膛”
——铁道游击队队员的后代忆父辈传奇战斗故事
涛声 汊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0日 第 04 版 )
2021年11月下旬,我和原舟嵊要塞区部分战友、作家自费赴鲁南老根据地,沿着老部队当年的足迹“寻根采风”期间,参观了位于微山湖畔的枣庄市薛城区临山路东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并走访当年铁道游击队战斗的遗址遗迹和知情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又采访了几位铁道游击队队员的后代,听他们讲述当年父辈们的传奇战斗故事。人们对铁道游击队的了解,多来源于同名小说和影视作品。这些故事、人物真实吗?据原舟嵊要塞区(22军)军史记载:铁道游击队是这支英雄的老部队前身的一部分,当年他们在敌后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被称作“能从天而降的飞虎队”。铁道游击队第6任政委郑惕说:“铁道游击队的真实情况,要比文艺作品中所表达得更为艰险和复杂。”萧华称赞这支抗日武装是:“怀中利剑,袖中匕首。”罗荣桓曾在嘉奖信中写道:“你们就像一把钢刀插入敌的胸膛。”
两任大队长
《铁道游击队》小说和影视中着力刻画的刘洪等英雄人物,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其中威名远扬的大队长刘洪是两任大队长英雄事迹塑造的艺术形象合成。他们真实的名字一个是铁道游击队的创始人、首任大队长洪振海,另一个是后任大队长刘金山。小说和影视中各取两位大队长姓名中的姓,塑造了“刘洪”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敢打必胜的英雄形象。
洪振海,1910年出生在山东滕州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在枣庄煤矿谋生,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身登火车的本领。“七七”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活动,不久参加了八路军。由于作战勇敢,很快就任班长、排长。1939年11月,按照上级“迅速建立抗日武装”的指示,洪振海等发动路矿工人建立了一支数十人的抗日武装——枣庄铁道队(随后与津浦线另两支铁道队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在大队长洪振海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在日伪军严密控制的铁路干线、枣庄矿区和微山湖区,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炸桥梁、扒火车、截物资、杀鬼子、除汉奸,神出鬼没地打击和歼灭小股日伪军,有力地配合了山区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1941年12月的一天深夜,洪振海率铁道游击队在微山湖北岸一带活动,夜宿黄埠村,由于汉奸告密,被日伪军1000多人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洪振海果断地指挥部队突围。战斗中,他为掩护队员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接任大队长刘金山,1915年出生于枣庄市市中区蔡庄村的一户矿工家庭。洪振海在微山湖战斗中牺牲后,刘金山被鲁南军区任命为大队长。他先后与六任政委配合,率领铁道游击队员截火车、打鬼子、救群众、除汉奸,身经战斗百余次,安全护送过路干部近千名。
上述两任铁道游击队领头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在6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带领铁道游击队消灭日伪军5000人左右,夺取物资装备2000多吨。同时,还建立了华东、华中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萧华等领导干部和1000多名基层干部,以及大量的黄金、布匹和武器安全通过津浦线,谱写了世代名扬的英雄故事。
夜袭洋行
二打洋行是《铁道游击队》小说、影视中的重头戏,故事惊险曲折、扣人心弦……真实情况确实如此。这次“寻根采风”,我们打听到当年的义和炭厂已不存在,但那洋行被枣庄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正泰洋行又称“正泰国际洋行”“枣庄国际公司”,现存的四合院位于枣临(枣庄到临城)铁路南,北门对着枣庄老火车站(现为枣庄东站)。1939年初,日军占领枣庄后设立“正泰国际洋行”。八路军排长洪振海被派往枣庄开办义和炭厂,以此作掩护暗中收集日军情报和发展抗日武装。另一位八路军排长王志胜则打入洋行当搬运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志胜发现洋行内有三个掌柜,都是侵华日军军官,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这里名为商业洋行实为日军特务情报站。洪振海、王志胜认为必须尽快除掉这个特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王志胜与三个掌柜打得火热。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大掌柜二掌柜已入睡,值班的三掌柜金山也有睡意。王志胜假装帮他打扫卫生拖延下班时间,等他睡着后便悄悄把电话机搬到离床远的地方,然后把大门倒挂上,去找洪振海。正泰洋行与火车站一路之隔,车站驻有日军1个排,同时还有宪兵队。当时他俩只有1支枪。洪振海说:“枪不够用刀砍,再找个帮忙的。”他俩立马去联系与八路军有统战关系的国民党50支队司令部警卫员宋世久。经过做工作,宋世久同意再借1支枪,自带枪一同去。三人三支枪三把大刀,分工各杀一个。为不惊动站台的日伪军,他们决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开枪。接着,王志胜带路,躲过哨兵,直奔三个掌柜的住处。王志胜拉开门,电灯还亮着。只听“咔嚓”“咔嚓”两声,大掌柜二掌柜没了动静。王志胜挥刀向三掌柜金山砍去,他受伤后裹着被子滚地乱叫。王志胜第一反应不能让站台的日军听到喊叫声,便对着三掌柜开了两枪。之后他们瞬间撤出,各自回了家。王志胜睡不着,想着明天去不去洋行上班。去,有可能自投罗网;不去,今后再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就难了。
次日一早,王志胜装作若无其事地像往常一样去上班。等人数到齐后,他说:“走,到洋行看看今天运啥货。”平时搬运工在门外等,他一人去找三个掌柜。今日他约四五个人一同去,按常规先到账房,账房里一个人都没有。他让那几个人去三个掌柜处看看。不一会儿,便看到几个人大叫着跑回来,说鬼子让人杀了。王志胜急忙站起来说:“真的吗?哪有这种事!走,咱们去看看。”那几个人本来怕麻烦,但有王志胜带头,就只好跟着去了。但王志胜万万没想到,三掌柜金山满头是血却没死。他装着关切地问:“这是怎么了?”三掌柜说:“夜里八路的有,快快地,电话的有。”王志胜跑到车站打电话向警备队报告,又打电话要了车,他帮着把金山抬上车。三掌柜有气无力地说:“王的,你的大大的好。等我医院出来,干活大大的。”
平时岗哨被打,日军会立即戒严,查户口、追捕人,可这次正泰洋行两个军官丧命,一个受重伤,接连三天也没动静。洪振海认为还得特别小心,王志胜照常每天去上班。
果不出所料,第四天鬼子包围了车站,四下架起了机枪,把所有的脚行(从事搬运的人)抓到了宪兵队。用刺刀逼着大家脱下衣服跪在煤渣上。军犬进来就围着王志胜转,王志胜早有准备,他第一个被喊去审问。但因没鞠躬惹怒了翻译官,只见他飞起一脚向王志胜踢来。王志胜眼明脚快,一手抓住翻译官的右腿向上抬。“扑通”一声,翻译官一个倒栽葱,仰面朝天。他爬起来就抽出东洋刀来劈,被宪兵队长拦住。宪兵队长把王志胜拉到屋里说:“狼狗围着你转,你还有什么可说的?”王志胜回答:“我救三掌柜时身上沾了他的血。”当再问其他时,王志胜答:“不知道!”宪兵队长暴跳起来,抽出东洋刀架在了王志胜的脖子上。这时又进来了三个鬼子,手里拿着绳子问:“你说不说?”眼看就要动刑了。王志胜理直气壮地说:“我说了你也不信,你们还是去问三掌柜吧。”鬼子当即打电话给住院的三掌柜。挂掉电话后,就面带笑容地说:“你的好人大大的,三掌柜说你大大的好。”当下便放了王志胜。其他脚行真的不知此事,也就审不出名堂,吃了点小苦也都放了。三掌柜出院后认为王志胜是好人,把他提拔为搬运工头。这也为再次夜袭洋行创造了条件。
转眼到了1940年7月,铁道游击队人员增加了许多,但武器弹药不足。自正泰洋行两个掌柜被杀后,日军对车站和洋行加强了保卫,洋行四周都架上了电网,门口增了岗哨,没有证的中国人不让进。从济南调来的特务机关头子茅山一郎大佐任大掌柜,洋行日军又增加了12人,全是战场退下来的军官,个个有枪。王志胜向洪振海和政委杜季伟汇报后,大家都兴奋地说:“武器有门了。”他们决定再打一次洋行。
一天,王志胜提着两个酱油瓶子来到洋行门口,正发愁无法进去,三掌柜看到后说:“王的!你的好吗?我家的坐坐,你我朋友大大的。”三掌柜把他拉到洋行外的一个小院,发现王志胜提着两个瓶子,便问:“你的什么干活的?”“来打点酱油。”王志胜趁机说,“现在洋行太君我不熟,你领我去怎样?”三掌柜领着王志胜进了洋行,打完酱油,王志胜又以买点其他货为由,让其带他转了一圈。
摸清鬼子的相关情况后,洪振海等研究决定,将队员分成5组,每组4人;各组配3把大刀、1支短枪,从围墙挖洞进入。当晚在齐村集合,22时到达洋行附近。曹德清等队员去挖洞。为减弱响声,他们用铁钎划砖缝,然后一块一块撬掉,撬时又用衣服包住铁钎。次日凌晨4时,洞挖好后,一声令下,洪振海带1组在外接应,其余4组队员从墙洞中钻出快速奔向鬼子住的房间。王志胜一个哨号,所有队员一跃而进,乘鬼子正在熟睡动手,不到10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当队员正要撤出时,火车站的日军发现洋行出事了,探照灯不停地扫向洋行。日军很快会包围洋行,情况万分紧急,有队员举起手中的锤头,使尽全身力气,一锤砸开门锁,队员们飞快地从大门冲出,消失在蒙蒙夜色中。这一仗,队员无一伤亡,杀死13名日军和1名翻译,缴获长短枪各6支。
飞车夺枪
1939年10月,王志胜和工友在向火车上装运日军货物时,发现货物中有2挺机枪、16捆步枪,估计每捆五六支,共有八九十支。王志胜让搬运工先搬其他物品,把武器放在了车门旁,然后以买包人丹吃为借口,跑到义和炭厂,低声对洪振海说:“有武器。”“在哪里?”老洪的眼睛发亮了,他的大多数队员背的是土枪土炮,有的还扛着矛子。他兴奋地对王志胜说:“搞!现在该我们使用机枪了。”
王志胜说:“可是军火装在铁闷罐车里呀,都用粗铁丝缠着。敌人铁闷罐车上既没脚蹬又没把手,而且车开得很快,怎么上得去呢?”老洪说:“困难是有的,但枪我们一定要搞到手!”王志胜很担心老洪会出什么危险,就说:“你还是多带几个人好。”老洪挠挠头说:“这铁闷罐车连把手脚蹬都没有,人多了反而碍事。我只要找一个可靠的在下面捡枪就是了。”当天20时,队员曹德全在路基下沿洼地草丛中趴下,老洪则在路基斜坡上小树林子里蹲下,这时距发车时间还有约5分钟。他摸了摸怀里已上好膛的手枪,随时准备出击。不一会儿,地面开始抖动,老洪抬头看时,火车已风驰电掣地冲过来,从车底卷出的旋风像要把小树拔起似的。老洪像铁人一样蹲在那里,眼睛直盯着飞驰过来的火车。当他看到后边只剩三四节车厢时,便一个箭步跳上路基,然后纵身一跃,用手紧紧抓住其中一节车厢尾部的把手,身子像壁虎样挂上了列车。飞驰的车身和疾风,迫使他的身子向后飘起。这时,他急抬右脚向前一踏,落在脚踏板上,身子才算恢复了平衡。
他迅速地摸到铁门的铁鼻,掏出老虎钳去剪那粗铁丝,可铁丝太粗。他用尽全力,铁丝终于断了,他右脚蹬住车门,钻了进去。
一捆、两捆……老洪快速地向下扔着。火车的速度在明显放慢,他知道快要到王沟站了,火车进站可就麻烦了。他脚又绊到了一个子弹箱,顺脚踢下,随后抓着车门旁的那挺机枪,一个旋风似的跳下了火车。在平时,这样跳下他可以很稳地落地站住,但这次由于天黑,又携一挺机关枪,脚落在路基斜坡上竟使他翻了个筋斗。
这次飞车夺枪,铁道游击队获得2挺机枪、12支三八大盖步枪和两箱子弹。得到了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的表扬。
定位斩首
飞车夺枪是铁道游击队的独门绝技,但定位斩敌首,他们更是高手。在抗战期间,他们杀了很多特务头子、日伪军高官和汉奸。
当年吹嘘两个月消灭铁道游击队的日军指挥官渡边一郎,有一天押着10多名群众当人质时,突然间中弹身亡。那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也没有专门经挑选训练的狙击手,铁道游击队能精准定位斩敌首确实不易。日军换了几位指挥官到枣庄想消灭铁道游击队,相继毙命后,又从济南搬来经过正规训练的特务头子高岗和少佐队长松尾任临城站站长。高岗是个“中国通”,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对我国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比较了解。为达到目的,高岗通过搞封建迷信、拜把兄弟、认干亲等手段笼络人心。并采取夜间盯梢、白天包围,化装进村突然袭击,逼百姓带路、后面跟随,大抓群众、破坏基本村等办法,一时间,使铁道游击队无法在村内活动,被迫撤到野外。
1941年7月,时任铁道游击队分队长的刘金山,受领铲除临城站日军站长高岗的任务后,设计先除掉了高岗的重要耳目,接着他又化装成铁道工人深入虎穴,到高岗的办公室旁边侦察方位、配置及日军岗哨情况。然后刘金山带领精干队员,于夜间化装成铁路工人直扑高岗的办公室。当时高岗正伏在桌子上写字,卫兵则趴在一边打盹儿。刘金山用力踢开门,高岗正要伸手摸枪,被刘金山一枪击毙;卫兵刚抬起头,刘金山的枪口已顶住了他的脑门……整个战斗不到10分钟。不仅铲除了高岗,还缴获两挺机枪、30余支步枪、3把手枪及数千发子弹。
撤出战斗时,刘金山让化装成伪军的队员将帽子扔下,帽子里有伪军阎团的番号。第二天上午,从济南来了个日本少将,临城戒严了3天,除了那几顶帽子外,什么线索都没找到。这位少将大发雷霆,认为八路军游击队不可能进去,肯定是内部有问题。他一怒之下,将伪军阎团的枪支全部收缴,并将伪团长阎成田等枪毙了。高岗被杀,不仅令日伪军胆战心惊,干过坏事的一些伪保长也心神不安,特别是与高岗结拜把兄弟的人更是害怕,纷纷主动向铁道游击队认罪,有的后来成了明里给日军干事、暗里帮助游击队的“两面人”。
沙沟受降
当年铁道游击队这支抗日武装,与敌人斗智斗勇,以王者之师的气概,曾迫使千余名装备精良的日军缴械投降。在津浦线途经地枣庄市薛城区,有个名叫沙沟的车站。车站旁,有片缓坡树林。坡下是片洼地。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片洼地,就是当年的日军受降地!”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驻在枣庄一带的日军集结临城,试图等待时机携武器装备逃离鲁南。”1945年11月的一个深夜,龟缩在临城的1000余名日军,包括1个铁道警备大队,1个铁甲列车大队,还有部分日军家属和日本侨民、商人、员工,悄悄溜出枣庄临城,乘一列14节车皮的铁甲列车,往南逃窜。铁道游击队得到情报后,果断毁了前后面的铁轨,将日军困在沙沟车站。
据薛城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范祥广介绍,此前,鲁南军区曾向临城日军据点发出缴械投降的通牒,但日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日军将部队撤到铁路西侧,构筑起简易工事,用铁丝网拉起临时宿营地,东侧以列车为屏障,凭借列车上的火炮和重机枪,企图负隅顽抗,伺机逃跑。见日军拒绝缴械,铁道游击队向上级请示,能否消灭这些日军。时任鲁南军区司令张光中指示:“不要打,日军已经投降,他们跑不了。”
日军走投无路,只得同意谈判。铁道游击队副队长王志胜和中队长徐广田率领部队在附近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不测。谈判地点在姬庄一个农户家里。日军谈判代表中为首的两人分别是铁道警备大队大队长小林和铁甲列车大队大队长太田。他们狡辩:八路军不能代表中国政府。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代表我方驳斥:“在枣庄一带和你们作战几年,并最终战胜你们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游击队,而不是国民党的政府和军队,我们八路军最有资格接受你们的投降。”
受降当天,太田临时又提出新条件:只能向铁道游击队缴械投降。张光中司令员早料到日军会节外生枝,提前派出两个连,化装成铁道游击队队员,协助大队长刘金山受降日军。据刘金山生前回忆,受降仪式上,日军少将太田双手把指挥刀高高呈起,拱手交给他,并说:“你胜了,我败了。”日军缴出2门重炮、8挺重机枪、180多挺轻机枪、1400多支步枪、两麻袋手枪、40吨炮弹、两车皮子弹。“我们用20多辆牛车,拉了两天,才把这些武器送到鲁南军区司令部。”铁道游击队队员发现,日军还藏有部分枪支。刘金山派人警告日军:不交出全部武器,就坚决予以消灭。太田赶紧鞠躬,又乖乖地缴出了500多支步枪和70多架照相机。
沙沟受降,是抗日战争中成建制的日军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唯一的一次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显示了铁道游击队的智慧和勇气。
当年铁道游击队大智大勇抗日的传奇故事,是舟嵊要塞区老部队的光荣和骄傲,也是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山东野战军第8师(后为华野3纵、22军)被陈毅司令员誉为“头等兵团”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勇于亮剑”的铁道游击队精神,为强国强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