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化思想伟力 激发实干担当动能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12日 第 01 版 )

8月6日起,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综合频道、浙江卫视播出,舟山电视新闻综合频道以及竞舟客户端、舟山发布等都进行了转播。我市干部群众踊跃收看,深入学习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持续深化“八项工程”的壮阔历程。

从蚂蚁岛红色根脉赓续,到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从平安舟山建设,到“海上枫桥经验”传承与发展;从走“无中生油”特色发展之路,到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大家从专题片中感悟文化思想伟力,进一步激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实干担当动能。

推动文化下沉,让海岛群众精神更富有

从省城杭州到海岛菜园镇,省级文化特派员孙科镂正集聚资源,为嵊泗青沙村建一个全省数一数二的村级阅览室。“观看《文化的力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文化特派员,我在驻点村结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做好文化工作,也始终围绕这一要求。”孙科镂介绍,在接下来的文化特派员工作中,他会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引,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工作内容,踏踏实实为基层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片生动展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的“八项工程”,从“文以立心”到“文以化人”,深刻诠释了文化在引领发展、凝聚共识中的强大力量,让省级文化特派员于志新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以文化发现推动海岛乡村振兴的信念。他表示,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种”“送”结合,努力办好“海岛艺学堂”,策划更多海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李韵文化,促进校地合作,对接高校专业力量加强对金塘李产品的研发,切实提高金塘李农的经济收益,让文化真正成为凝聚民心、促进共富的纽带。

观看专题片后,派驻普陀区蚂蚁岛管委会蚂蚁岛村的市文化特派员吴蓓深受触动,内心满是对文化伟力与时代担当的深刻感悟。“这部纪录片于我而言,是激励,更是行动指南。它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一方发展、关乎民生幸福的关键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片中的实践为榜样,深入基层,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助力传统技艺传承,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推动文化与当地产业融合,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同时,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黏合剂’,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伟大使命。”她说。

从南湖红船的革命精神,到良渚古城遗址的历史底蕴,再到义乌发展经验的创新活力,一个个实践故事引起了岱山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当前,我县正在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文化强县,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岱山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姜君轶表示,宣传部门将把专题片转化为今后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提升岱山文化软实力。

传播创新理论,讲好海岛发展故事

“专题片通过溯源回顾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恢弘历程,让我深受震撼,也为我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提供了指引。”市“新潮声”理论宣讲团成员孙慧娜说,深刻感受到片中文化思想的穿透力,理论宣讲并不宏大而是贴近身边人物、宣讲现场不是单向输出而有真情互动。她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带着海味的青春语态”传递真理,用理论武装融合真挚情感,让理论宣讲成为一艘满载希望与力量的“航船”,驶向基层人心的更深处、时代潮头的更前沿。

普陀区互联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朱立波看完专题片,深感文化始终是浙江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强劲引擎,不仅蕴含在浙江优秀传统文化中,更扎根于基层的每一寸土地。“作为海岛基层宣传系统的青年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主动挖掘海洋文化瑰宝,讲好普陀海洋海岛故事,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推动海岛宣传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青年干部的担当作为。”他说。

看着专题片,市文化特派员郭福莱脑海中不时浮现自己在嵊泗花鸟岛驻村的一幕幕。“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如同星火燎原,点燃了我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我深刻体会到文化是这片海岛的灵魂。它蕴藏在渔民的渔歌里,展现在古朴的民居建筑中,印刻在代代相传的民俗活动中。这与专题片中强调的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守护文化根脉不谋而合。”他表示,看了专题片后更加坚信,在基层文化工作中,既要坚守文化的本真,又要积极探索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他将继续深耕基层,用专业与热情,为传播海岛文化、弘扬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新潮声”理论宣讲团成员马瑜蔚认为,《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不仅是一部记录文化发展历程的专题片,更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之江大地溯源与实践的立体呈现。作为青年理论宣讲员,她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挖掘舟山本土文化,做好理论与实际结合文章,以理论“圈粉”青年、打动群众、服务基层,当好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高“言”值尖兵。

夯实发展基础,谱写感恩奋进新篇

“专题片带着我们一起循迹思想之源,感悟浙江实践的力量,很多亲眼见证或者参与报道过的事件和场景,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所起到的重要助推力。”省文化特派员叶海感慨道,在海岛渔农村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一年多来,尤其是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带动乡村从内到外发生了各种改变,让全村上下渐渐感受到了“文化是灵魂”这句话的意义。而岱山县茶前山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翻番发展,也又一次印证了“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更强竞争力”。看着越来越多村里人主动加入、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让他对做好“文以兴业”文章有了更强的底气。

市文化特派员董环宇近来一直在协助嵊山镇泗洲塘村发展海钓服务业。看了专题片,他对文化赋能海钓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为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有力抓手。嵊山尤其需要发掘和培养文化人才,保护和使用好有能力有经验的海钓从业者,以提升海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打造良好的口碑。”他表示,将通过丰富基层群众文体生活,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定期举行渔文化风俗活动,让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基础有土壤。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文化项目,结合互联网、直播等方式将嵊山海钓精英赛、“海钓天堂”品牌打出去,吸引年轻人加入,为当地海钓业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要将蚂蚁岛精神植入改革血脉,以制度创新为杠杆,用一张白纸绘蓝图的魄力突破大宗商品贸易壁垒。”浙江自贸区舟山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管理处工作人员刘之健认为,蚂蚁岛精神这一精神力量,一路指引着自贸区往前闯。就像当年蚂蚁岛人用双手改变命运一样,今天的自贸区建设者,要凭着制度创新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加快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在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调解员、公安干警、渔政执法人员等一起收看专题片,深入思考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辩证关系。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主任徐海东表示,普陀区综合运用“海上枫桥经验”开展渔区社会治理,文化建设为发展“海上枫桥经验”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让“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落到实处。新征程上,海上融治理中心将继续强化文化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发展“海上枫桥经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