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城奏响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交响曲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韩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第 03 版 )
在新城,居民们常能邂逅别具一格的文化盛景:社区内创意满满的手工编织课堂,编织出生活的美好;盛大文化嘉年华上,非遗盛宴惊艳亮相,尽显传统魅力;一场场书香四溢的阅读活动,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文化特派员与文化指导员化身文化“使者”,游走于社区、校园、乡村,将优质文化服务精准送达群众家门口,使文化的种子在新城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年以来,新城持续发力,不断拓展文化版图,将多元文化活动化作灵动音符,以深厚文化底蕴为悠扬旋律,勇挑新时代文化使命,奏响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新乐章。
文化“使者”聚力汇能 优质文化服务直抵群众家门
在新城长峙社区老年大学里,有一门备受老年人青睐的手工编织课。课堂上,新城文化指导员郑加园带领着学员们开启一场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手工之旅。她巧妙运用棉绳,搭配上精致的铃铛、灵动的流苏等装饰物,编织出杯套、钥匙扣、汽车挂件等各式各样的精美工艺品。
“参与手工编织的过程,能让人内心获得宁静,精神得到滋养,而且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郑加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本人对手工编织满怀热爱,这份热爱促使她想将这份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今年,她毅然加入了新城文化指导员的队伍,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不仅面向全市职工、小学生开展公益手工编织课程,还深入新城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编织活动,将编织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之中。
郑加园是新城众多文化指导员队伍里的一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城积极推进文化特派员项目工作,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别具匠心的文化活动与创新项目,孵化培育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满怀热忱的爱好者,让新城沉浸在越来越浓郁醇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今年,该项目更是加大推广力度,吸引了更多身怀技艺的文化指导员加入,文化指导员队伍从原先的12名扩充至20余名,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
立体剪纸、手工编织、香道、茶艺、拓碑技艺……这一系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文化项目,在文化指导员们的积极推动下,走进新城各个社区、学校、乡村等场所,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同文化体验,更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海洋历史文化在新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化特派员与文化指导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资源渠道及组织协调等多方面优势,积极搭建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桥梁,将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的优质文化资源引入新城,同时把社会上散落的文化资源集结起来发挥最大优势,带给群众精品的文化活动内容。”市级文化特派员刘海华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新城还将推出更多高品质、有内涵、富创意的文化活动,同时正在筹划与省美术馆以及省内优秀的演出集团的合作,为新城群众呈上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进一步提升新城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文化盛宴绘就产业新景 创客力量助力城乡文化新飞跃
今年以来,新城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能级平台,全力助推城乡文化事业产业迈向新高度,进一步打造海洋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五一”假期,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文韵润新城——2025年舟山新城首届文化嘉年华活动”在茶山浦水街中心广场启幕,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集文艺表演、茶文化展示、非遗集市、飞镖比赛、水上船模表演等众多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使整个新城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
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精彩纷呈,从舟山锣鼓的铿锵,到现代街舞的激情;从戏曲舞蹈的典雅,到身着汉服的十二花神特色巡游,让大家看到了文化的千姿百态、魅力无穷。
在惠民演出舞台旁,设有文化市集和非遗手工艺展区,如渔民画、木船制作等等,还有传承人驻场,可近距离观摩创作过程。木船制作展区,年轻的市民李先生饶有兴致地说:“木船制作工艺太精湛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海洋历史文化。”
作为新城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的“茶润新城健康万家”专场演出,以舞蹈《采茶女》、茶艺展示、茶文化知识竞猜等环节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让大家进一步感受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五一”期间,茶山浦水街凭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达2万人次,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城在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还精心搭建起优质平台,为本地文化创作者、手工艺人等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广阔空间。
茶山浦水街的“玻灵玻灵”玻璃烧制体验工作室,便是这一平台孕育出的新亮点。“95后”姑娘庄雨萌,怀揣着对玻璃工艺的热爱,毅然从杭州返乡创业。她创办了舟山首家玻璃烧制体验工作室,填补了舟山灯工玻璃行业的市场空白。
走进工作室,市民们能在火焰与玻璃的奇妙对话中,尽情发挥创意,创造独属于自己的“闪闪回忆”。这里不仅提供DIY玻璃饰品、摆件的体验服务,还推出玻璃定制艺术品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位创业青年刘颜如,从伦敦毕业4年后回到家乡舟山创办服饰企业。她独具慧眼,瞄准高端私服定制市场,2023年又将公司业务迁至新城,在深耕服装高级定制的同时,还创新推出全新文创IP“Holybirds”,目前已完成6个IP形象设计。
今年,“颜如文化”加速扩张步伐,其民族风帆布袋成功入围大阪世博会文创征集,“小岛你好”系列更是覆盖了舟山的多个岛屿。不仅如此,她还将DIY体验巧妙融入亲子工坊品牌生态,进一步丰富了业务内涵。目前,产品线已拓展至陶瓷器皿、毛绒公仔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公司计划登陆爱丁堡艺术节,让舟山文创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持续发力建设海洋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成果绽放光芒
7月11日下午,伴随着新城梅花公园的香气浮动、书声琅琅,由新城管委会主办的“此香如故阅见风骨”历史文本影像化阅读书会在倚虹厅举行。
作为“我在海边读书·书香新城”系列的收官活动,阅读书会创新融合影像观赏与文化体验,通过“影像+美学+实践”的三维模式,组织观看纪录片《惟有香如故》,同时搭配人文诗词赏读、历史人物典故解析等多维度互动。“看电影、做香牌都蛮有意思的,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我们家长也受益匪浅。”家长鲍女士参加活动后开心地表示。
回望今年上半年,新城像这样的文化活动精彩不断。“我在海边读书·书香新城”活动全面铺开,共举办了4场,吸引了包括外国留学生在内的一批阅读爱好者,共同开展海洋历史文化分享体验,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新城还别具匠心地引入“欢喜”书屋流动阅读点入驻小干岛滨海公园,设置流动阅读点,让书香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基层宣讲方面,新城上半年开展了“书香千岛青春逐光”基层宣讲大比武活动,特别邀请媒体专业人士对宣讲员进行业务辅导,进一步提升了宣讲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目前,新城依托基层宣讲基地已组织开展宣讲活动5场,吸引了300名左右的群众聆听,青年宣讲单条短视频网络播放次数更是突破1.5万,让宣讲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海洋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利用是新城文化工作的又一重点。今年上半年,新城实施文化遗产融合激活行动,将文化遗产元素巧妙融入“星辰大海”计划行动中,共开展“星辰大海”文旅体活动40余场,聚力打造“赛事+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吸引了大量文体爱好者踊跃参与,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与此同时,“我们的老下饭”文化礼堂特色品牌活动成功举办,通过活动深入挖掘本地传统饮食文化,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社区文化IP,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得以传承和发扬。此外,“沁香”“禅茶堂”两家非遗茶空间顺利通过市级审核,成为第二批舟山市级“非遗茶空间”,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添了新的阵地。
接下来,新城将通过持续打响“新潮声”青年理论宣讲品牌,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推进“我在海边读书·书香新城”全民阅读活动等举措,充分依托自身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鲜明的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以更好地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加速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让新城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本版图片由新城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