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舟山实践

加速文旅体融合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舟山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20年纪事

记者 俞浙前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第 01 版 )

“东海杯”2025嵊泗列岛帆船赛 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普陀山镇、沈家门渔港小镇、花鸟乡入选省首批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名单;普陀螺塘线“天空之城”预计2026年底建成;去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2700万人次……

20年来,舟山坚定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推动海洋文旅体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完善入境旅游促进机制,持续推进“星辰大海”计划,打造“海岛赛事之城”,海洋文旅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

借政策利好开启入境游新通道

“7月21日,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靠泊舟山群岛国际邮轮港码头,接下来,一直到9月,豪华邮轮还将5次靠泊舟山,将带来几千名入境游客。”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对我市近年趋热的入境游充满期待。

随着我国过境免签等政策的全面放宽优化,对入境游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舟山群岛以其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心中“常来常往”“常来常新”的旅游目的地。按照《舟山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预估,到2027年底,舟山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速预计超10%,突破15万人次。其中,邮轮入境旅游全面免签政策成为我市入境游的实际利好。2024年,我市成为该项政策适用口岸,并与维京游轮公司建立持续良好合作关系。

“3个月可为舟山带来6000余名入境游客。他们将在舟山停留15小时,作为东道主,我们应尽力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服务。”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下已精心设计了7条配套线路,包括岱山东沙古镇非遗体验、普陀山“心灵禅修”之旅、观看“印象普陀”、畅游朱家尖南沙景区、“车游舟山”等。

面对入境游客日趋增加的新形势,我市多地启动相应的设施提升改造。包括舟山国际邮轮港全面提升改造,确保硬件设施达到国际一流标准,为国际航线开通奠定基础;普陀山景区完成中英文双语旅游导览图及旅游推介手册制作,并精准投放;沈家门渔港小镇做优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一港两岸”城市新景观,探索开辟入境游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涉外旅游服务便利化;嵊泗花鸟岛启动多语种标识改造,精品民宿按照国际标准设计运营规划……

“当前,我市已建立促进入境旅游工作例会机制和‘一事一议’协商机制,对于邮轮航线靠泊、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等专项性工作进行专题协商。今后,还将持续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落地,继续组织开展重点市场专题旅游推介,并深化与周边城市合作,积极吸引过境游客。”该负责人表示。

烟火气回归绘就滨海新风景

盛夏的舟山,夜经济也在“沸腾”。越来越多的市民感觉到了城市“人间烟火气”的回归。散步、夜跑、去海边吹风、去海鲜摊档逛吃……很多人的夏日,由此变得别有滋味。

这个夏天,舟山海鲜烧烤夜市2.0、小干岛城市营地这些大众亲民的场所,人气爆棚。年轻态的设计风格,配合着晚霞落日、碧海蓝天,尤其出片。

在小干岛沿海的漫长堤坝上,海鲜烧烤、网红小吃、花式饮品应有尽有。点上一份简单的餐食,坐在便携椅上,头顶的大伞遮蔽落日的余温,清新的海风送走盛夏的暑热,便有了特别的休闲韵味。

这是我市自2022年以来持续推进“星辰大海”计划所带来的成果。三年来,我市完成了城市海岸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策划工作,建成滨海大道沿线“岛与公共文化空间”、足球公园、舟山海鲜烧烤夜市、茶山浦水街、定海图书馆等新业态项目。作为标杆项目,普陀螺塘线“天空之城”,集旅宿、温泉、矿山艺术、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预计明年底建成;另一标杆项目宝盛文旅综合体项目,已于今年6月在朱家尖动工建设。

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市旅游部门已累计招引滨海岸线产业项目50个,签约金额达103.6亿元。文旅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入库文旅项目52个,完成投资64.44亿元,3个“千项万亿”及11个“双百”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73.6%、83.05%;新招引落地项目13个,总投资2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星辰大海”计划梳理的124个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4.83亿元。

文化是构成舟山旅游业未来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将成为我市海洋文旅产业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我市文旅部门将持续高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创新与旅游创新双向促进。

文旅体交汇撬动经济新趋势

前不久,2025“浙BA”舟山赛区运动嘉年华燃爆岛城。这场以运动为主题的狂欢盛典,创新融合赛事、音乐、市集与互动体验,推动赛事与商务、文旅深度联动,让看似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空间里和谐共生,成为撬动城市商业活动焕新的新趋势。

近年来,我市各地持续引进举办各类赛事,培育文旅体融合消费模式,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活力,催生运动旅游新业态。2025第五届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2025中国大学生篮球冬令营及第2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东南赛区、2025岱山海岬半程马拉松分别拉动消费3310万、5000万和3121万余元。今年1至5月我市旅游人次增速20.1%,增速全省第一。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当前梳理统筹全市海洋体育资源,系统打造区域性赛事品牌,形成“一区一品”“一区多品”“一岛一品”的赛事格局。在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各海岛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在时间维度上,合理安排赛事日程;在内容形式上,不断丰富赛事种类和形式,实现全市海洋体育赛事活动全域全季全民覆盖。

同时,依托“山、海、沙”资源优势,布局海岛户外、海上体育、时尚沙滩运动三大板块赛事体系,发展海洋竞技赛事,引入冲浪、风筝板、海岸赛艇沙滩冲刺等奥运竞技项目赛事,并着重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赛事规模,创新项目设置和参赛模式,丰富办赛形式和赛事体系,集海洋体育、滨海运动、文化展示、旅游休闲、产业合作于一体。2023年以来,成功举办国家级赛事37场、省级赛事39场、自主IP赛事15场;2024年赛事经济效益超5亿元。

未来,我市还将继续创新“赛事+”消费模式,聚焦“赛事流量”向“城市留量”转化,通过大型赛事举办,实现经济效益加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