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0日17时,全市农作物生产受灾面积3万余亩

多方联动迅速开展灾后自救与抢救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徐春瑛 赵勤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31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我市多地农作物种植区出现农田内涝、作物被淹、大棚受损等情况。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7月30日17时,全市农作物生产受灾面积3万余亩。台风过境后,各地农户与农业部门迅速行动,展开灾后自救与抢救工作。

昨天上午,记者在定海白泉旭东家庭农场看到,葡萄大棚内一片狼藉,10余亩棚区积水深及膝盖。眼下正值巨峰葡萄成熟上市的关键期,一旦果实长时间泡水,极易导致裂果。为减少损失,一大早,该农场负责人李旭东便开始抢收已成熟的葡萄,他告诉记者,他家的农场地势较低,极易积水,“今天凌晨3点水势最猛,积水最高水位达80厘米。”葡萄大棚外,抽水泵不停轰鸣运行,李旭东在7月29日就准备了各种排水设施,从30日凌晨1时开始启用2台抽水泵进行强排水,“但雨太大了,估计损失得有三分之一。”

在位于定海马岙的志婷家庭农场,40余亩露天菜地里,空心菜、短蒲等夏季蔬菜半数泡在浑水中,叶片在积水中打着蔫。农场负责人陈志婷站在田埂上,望着抽水泵排出的细流直叹气:“从凌晨3点开泵,到上午9点水位才降了一点点。这些菜被水浸泡过以后,全部损失少说也有四五万元。”

相比之下,设施蔬菜大棚则经受住了这次台风的考验。在定海双桥朔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得益于围堰、排水沟和强排系统,这里的近70亩夏季蔬菜安然无恙。合作社负责人刘丕杰指着正在运行的排水设备说,设施大棚本就抗灾能力强,加上去年新升级的强排系统,这次台风暴雨过程中,大棚内始终干爽,基本上没有影响。

作为农业大镇,定海双桥街道从7月28日下午就开始预排河道积水,昨天清晨开闸泄洪。工作人员轮班值守观测水位,根据水情实时调整排水方案,为农田筑起一道“防水墙”。

昨天上午起,我市农业领域技术专家兵分多路,奔赴一线查看水稻、果蔬种植受灾情况,现场指导农户防灾救灾。

农险办理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走进田间地头查勘,做好保险理赔服务工作。双桥街道种植户高虎善的大棚遭河水倒灌、棚膜被掀,导致棚内大量西瓜被淹,损失不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市定海支公司的查勘员踏着泥水赶来核定损失。为加快理赔进度,该公司还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确保赔款及时到账,帮助农户恢复生产。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舟山监管分局统计,截至7月30日15时,全市农险报案28件,估损金额230.4万元。“后续还会有农户报案,我们已督促各保险公司简化理赔程序,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加快查勘定损进度,支持种植养殖户尽早复种复产。”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