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市商务局上半年经济指标亮点
内外需求同步提振 发展质效持续向好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冯元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30日 第 06 版 )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在全省排名中占据前列。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2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列全省第二;完成外贸出口604.6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45.9亿元,增长37.0%,增速列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速列全省第五。
这些数据表明,我市经济在面对诸多挑战时,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为我市的全年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社零指标彰显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市场亮点纷呈,从热闹非凡的潮玩首秀到激情澎湃的运动嘉年华,各类特色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而亮眼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更是印证了这座海岛城市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近日,一场在新城宝龙广场举行的潮玩首秀·新潮生活季活动,凭借现场IP快闪店、音乐节等时尚元素打造的新消费场景,成功吸引大批亲子家庭及年轻人。
活动首日客流便突破6万人次,销售额达300万元,迅速成为青年消费打卡地标,为舟山消费升级注入新动力,将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进一步激活了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市以体验经济、情绪消费、悦己消费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而各类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释放,为舟山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这座海岛城市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焕发出独特魅力。
日前,“浪尖争霸·鲜行舟山”2025“浙BA”舟山赛区运动嘉年华燃爆岛城。这场由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联合主办的盛会,随“浙BA”赛事同步开锣。30余家摊位组成的海岛美食市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而这场以运动为主题的狂欢盛典,创新融合赛事、音乐、市集与互动体验,推动赛事与商务、文旅深度联动,让看似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同一空间里和谐共生,成为撬动城市商业活动焕新的新趋势。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多元业态融合,联动重点商圈,开展跨年消费季、五一消费促进月、“阿拉过节嘞”端午安康等活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发放汽车、零售、商超等重点领域消费券1870万元,拉动全市消费额近4亿元。
在赋能烟火经济的同时,我市还加力扩围实施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居、3C数码等五大类商品以旧换新活动,部署举办进社区、进商圈、进船厂、进农村、进景区“五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市商务局通过聚焦强化商贸主体、电商平台赋能和多元业态融合等方面,积极赋能烟火经济,持续实施以旧换新活动。
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惠企资金2300余万元,惠及780余家企业。同时联合统计、税务等部门建立“准规上”企业动态培育库,强化数据监测和指标调度,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贯通”的良好局面。新增批发企业62家,新增销售额276亿元,新增零售企业(含个体户)22家,新增销售额4.2亿元,有效促进了商贸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电商平台赋能方面,推动新城新建市属高质量发展电商产业园,瞄准年度限上零售纳统增量3亿元的目标大力推进电商新零售企业招引。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电商产业园、舟山美线电商选品中心、岱山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平台相继落地运行,洋橙电商、云端电商、食尚供应链等5家新型零售企业入驻舟山,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费市场的活跃在经济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成绩不仅反映出我市消费市场的活跃,也体现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信心的增强。在消费市场中,居民对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稳拓调优”战略推动外贸开放平台跃升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我市聚焦外贸“稳拓调优”战略,通过多维发力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持续跃升,外贸发展的韧性与活力不断彰显。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高水平开放的浪潮中勾勒出独具辨识度的“舟山图景”。
在大宗商品贸易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我市服务贸易的“异军突起”成为外贸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国际展会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主阵地”,而“抱团出海”在开拓新兴市场中效应更加明显。
今年第137届广交会上,商务部门重点组织金鹰、森森、龙源四方等“浙江出口名牌”企业,以及特色小家电、汽车配件、圣诞玩具和体育休闲用品等“舟山制造”自主品牌、块状经济企业参展,达成意向成交额2300万美元;在第31届欧洲全球水产海鲜及加工展览会上,统一搭建“舟山特色产业馆”,集中展示区域品牌形象提升议价能力,兴业、大洋世家、平太荣等30家企业组团参展,有效拓展多元市场,达成意向订单近1000万美元。
“百企百展拓市场增订单”行动更是舟山市场开拓的“系统工程”。今年以来,商务部门通过多措并举强化支撑,制定97个展会目录,创新设立15个舟山特色产业展会,组织47个团组104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拓市场,意向成交额超3.8亿元,拓展传统和新兴市场,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外贸的稳定发展,既需要“向外开拓”的魄力,更需要“向内固本”的定力。海洋经济特色产业的“挖潜增效”是稳住出口大盘的基础。
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深化外贸主体培育,确保头部企业国家配额获批及执行。目前,全省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最大企业均落在舟山。推动粮食、矿砂、飞机等进出口新业态新增长,批复多家LNG加注试点资格,争取生物燃料油混兑调和政策,完成首单码头槽车甲醇加注试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海关备案外贸企业达3489家。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1821.4亿元,同比增长1.7%,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5.9亿元,同比增长37.0%,增速位列全省第二,服务贸易竞争力持续提升。
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是外贸发展的“必修课”,舟山面临不小挑战。为此,创新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实施“8515”专项行动,为重点市场出口企业提供“全覆盖”服务,并迭代出台多轮20余条稳外贸举措,有效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关做法获省商务厅肯定。
回望上半年,舟山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政府部门既是“服务员”又是“护航员”,企业则以“开拓者”“创新者”的身份,两相齐力,从而形成了推动外贸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放“筑巢引凤”招大引强打造投资集聚高地
上半年,舟山保税船燃加注量达391.64万吨,同比劲增10.5%,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地位持续巩固。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正是舟山以“开放固本培育,招大引强”为主线,全力打造投资集聚高地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动系列开放政策攻坚,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物燃料混兑政策有望近期落地,将进一步完善绿色航运产业链;全国首单8000万元货值大宗贸易赊销保险业务成功落地后,企业贸易风险显著降低;油品国内贸易保险质押新模式的探索,则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让舟山能将上游成本下降有效传导至终端,‘舟山价格’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业务经理陈硕坦言。
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我市精准施策优化环境。税务部门升级“五维四分法”指标体系,保障重点企业开票需求;保险机构创新大宗贸易保险模式,破解融资瓶颈。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个,预计新增大宗贸易额150亿元,大宗商品领域的市场话语权持续提升。
在开放型经济赛道上,一系列外资新政的出台在我市掀起了新一轮招商热潮———制造业外资项目最高奖补比例从3译大幅提高到2%,政策“含金量”的提升让外资企业纷至沓来。
通过外方购股、溢价增资、利润再投资等创新方式,舟山已吸引外资2.1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外资的68%,外资结构优化成效更为显著。蚂蚁数科QFLP等优质外资项目不仅带来了资金“活水”,更注入了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投资风险防范,为企业的多个“出海”项目提供全流程护航。由市商务局牵头组织,指导争取金鹰公司完成赴越南亚麻纺纱项目境外投资备案,总投资5124万美元;在政府专班的服务下,为黎明公司境外投资建厂提供投资材料申报、法律法规等专业服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市下半年的开放蓝图已然绘就。市商务局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线,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推动外贸、外资、消费协同发展。政策创新将持续发力,生物燃料油混兑税号拆分、100万吨铜精矿混配资质等关键突破点已进入攻坚阶段。每月外资工作推进会、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进度晾晒预警机制等举措,将形成全市“一盘棋”抓外资的浓厚氛围。
相关负责人还透露,下半年我市将稳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并紧抓“金九银十”消费热点,举办各类海岛特色消费活动,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业态消费,加速市属高质量发展电商产业园招引电商新零售企业集聚,持续激发线上消费活力。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商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