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逆袭的背后 藏着75年的闯海密码

通讯员 董梦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9日 第 05 版 )

七月的海风掠过嵊泗,为这座海岛送来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刚刚落幕的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舟山赛区决赛场中,嵊泗男篮迎浪而战,最终将亚军奖杯高高举过头顶。恰逢嵊泗解放75周年,这座仅有6万常住人口的海岛县,以热血赛场上的搏击姿态,向历史致敬,为未来呐喊。

75年前,渡海战役的硝烟散去,嵊泗从孤悬海上的战场变为奋斗的热土。闯劲早已融入嵊泗人的血脉,推动着这座海岛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前行。从“靠海吃海”的传统捕捞到国家级嵊泗中心渔港经济区建设,从闭塞渔村到全域旅游格局,每一步跨越都书写着向海图强的故事。

赛场之上,14名嵊泗球员用汗水诠释着海岛力量。他们中有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平日里耕耘在不同岗位,踏上赛场便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每一次跃起投篮、快速冲刺、严密防守,都延续着祖辈驾舢板闯风浪的无畏劲头。

半决赛对阵岱山,嵊泗队多名球员在比赛中负伤。终场前2分钟,双方分差缩至5分以内,对手紧逼、局势危急。面对残阵董杰临危不乱调整战术,灵活补位稳住阵脚;徐震洋攻防双线发力,防守端拦截抢断,进攻端传射并举咬住比分。最后30秒,徐震洋顶着压力跳投命中,将分差拉开。终场哨响,83:80的比分定格,嵊泗队惊险取胜。“看!这就是我们嵊泗人,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场边球迷攥紧拳头激动呐喊,声浪掀翻赛场。

这种源自海洋的闯劲,正是嵊泗发展的不竭动力。遥想当年创业维艰,面对资源匮乏、交通阻隔,嵊泗人骨子里那份“敢向大海讨生活”的豪情从未熄灭。如同今日的“枸杞贻贝”传奇,从最初零散养殖到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小小贻贝游向世界餐桌,背后是无数渔民、企业家在风浪中的坚持与智慧闪光。

如今的嵊泗,在“港、景、渔”的底色上,正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超亿吨,海事服务总产出达18.3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7.4%;“一条鱼”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0%。2024年,嵊泗GDP同比增长6.9%,海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眼下,浙BA舟山赛区战火虽暂歇,但嵊泗的篮球热情并未降温。入选舟山市联队的嵊泗健儿,积极备战全省总决赛;县内“双拥BA”军民篮球赛火热开赛,机关人员、部队官兵组成的8支队伍继续在赛场挥洒激情,让闯劲在海岛持续传递。

站在75周年的节点回望,嵊泗的故事,从来都和“闯”与“创”血脉相连。正如浙BA赛场上,嵊泗队从“偏居海隅”到名传海乡,靠的绝非运气,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与敢打敢拼的勇气。未来的嵊泗,也将带着这份赛场淬炼出的劲头继续远航,以“闯”的精神开辟新局,以“创”的锐气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深蓝航道。

战鼓已在远方擂响,新的征程已然启航。嵊泗,正以篮球之名,以发展之实,续写着新时代的闯海传奇。

本版图片由嵊泗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