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厅”迎客聚众智 架起群众“连心桥”

——舟山市政协“委员会客厅”推动委员履职常态化

张译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第 02 版 )

  □通讯员 张译尹 

  新形势下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需要委员唱“主角”,政协搭“舞台”。自2019年5月起,根据省政协的统一部署,舟山市政协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把建好管好用好委员会客厅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立足“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功能定位,以打造“一厅一品”为抓手建强阵地,开门广邀八方客,推动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走进会客厅、加入“群聊”,影响有影响力之人,凝聚可凝聚之智。

  舟山新社会阶层委员会客厅:

  “新力量”激活城市强引擎

  自2019年6月揭牌成立以来,舟山新社会阶层政协委员会客厅精准链接全市近5万名新阶层人士,持续以创新机制汇聚“新”智慧、服务发展大局。2023年,该会客厅荣膺“五星会客厅”称号。

  面对新的社会阶层群体规模日益庞大的发展实际,舟山新社会阶层会客厅肩负起这一群体的团结引领之责,创新推出“活动组长责任制”,依据活动主题精准匹配专业领域委员担任组长,有效整合跨行业、跨领域资源,确保活动高效落地。同时,构建起“三张清单”的闭环工作体系,通过深入走访、精准摸排形成“需求清单”,系统梳理委员资源形成“供给清单”,结合发展重点制定“履职清单”,实现规范运作、需求导向、实效为王、精准发力。更以“微协商、微监督、微服务、微建议”的“四微行动”为抓手,将履职触角深入社区街巷、企业车间,用一个个“小切口”撬动解决“大民生”问题。

  为搭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前沿阵地,会客厅精准靶向发力,不断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社会贡献度与影响力。首先,紧扣“小岛你好”共富战略,借助跨界对话平台,从渔旅融合创新路径到特色品牌培育策略,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征集来的多个意见建议直达决策层,为共富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其次,积极化身“法治参谋”,凭借法律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深度参与如白泉瑞金广场商务租赁纠纷等矛盾调解,以专业法律素养剖析矛盾根源、提出解决方案,为构建和谐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此外,针对城市治理痛点,会客厅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建立文明养宠长效机制。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上,通过深入走访11家企业,召开多场座谈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梳理形成企业法治需求清单,为完善涉企法律政策和服务流程积极建言献策。

  尤显温情的是,会客厅始终坚持践行社会责任、传递城市温度,连续多年开展“关爱流动花朵”公益活动,通过捐赠书籍与学习用品、筹集善款,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环境。酷暑时节,委员们情系“城市美容师”,为环卫工人送上防暑降温物资和亲切慰问,并系统梳理群众呼声,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切实推动改善环卫工人待遇政策。这些暖心行动,彰显了新阶层人士心系社会、服务民生的深厚情怀。

  更好团结引领广大新社会阶层人士,持续贡献“新阶智慧”与“新阶力量”,舟山新社会阶层政协委员会客厅的履职故事未完待续。

  岱山“东海渔嫂”委员会客厅:

  “她力量”绘就善治同心圆

  深耕渔区沃土的岱山“东海渔嫂”政协委员会客厅,作为2024年荣膺省五星级称号的履职平台,成功将“渔嫂”这一独特群体锻造为基层善治的生力军,精心绘就党群连心的最大“同心圆”。

  会客厅始终将思想引领置于首位,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创新采用“小院宣讲”“渔嫂方言团”等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好声音”成为深入人心的“最强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覆盖码头、船头、家庭,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有效凝聚了思想共识与向心合力。

  会客厅坚持机制创新,让协商更贴近群众生活场景,释放强大的叠加效能。“她产业”赋能家庭成长、“和美庭院”建设,以“她”为核心,会客厅推行“个性+共性”融合履职模式,由市县两级共6名政协委员轮值担任“厅长”,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分类开展了28场主题鲜明的协商活动;创新建立“会客+访客”“联合+联动”机制,每周6天面向社会开放接访,畅通民意渠道;创设独具特色的“庭院议事会”模式,倡导“有事好商量”,委员们深入基层、企业和百姓家中,引领渔嫂骨干和志愿者广泛收集诉求,累计形成走访清单28366项、梳理核心需求152项、建立家庭档案3631个,构建起需求、供给与活动的“三链闭环”工作体系。

  一路走来,该会客厅履职硕果累累。围绕海洋生态、共同富裕等大事要事,开展的“‘海’好有你,文明接力”海上垃圾分类活动获得《人民政协报》等央媒点赞;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中企业人才的“后代后院”之忧,组建公益红娘联盟,举办恳谈会、相亲会等活动13场,提供“一对一”服务663次,成功促成牵手146对、结婚28对;在保障改善民生的实事上倾注力量,牵头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题调研、“童馨暖屋”等系列活动20余场,成立“爱心妈妈”服务联盟结对帮扶百名留守儿童,完成3户困难儿童家庭房屋改造;积极赋能渔嫂创业,成功培育出“东海阿金嫂”“渔嫂家海鲜”等粉丝上万的带货女主播。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难事,在全市率先与法院、检察院共建“家庭教育指导站”,创新打造“会客厅委员+渔嫂调解员+法检官”的家事纠纷调解新模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89件;牵头实施“东海渔嫂社会组织倍增计划”,激励更多渔嫂参与社会治理,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7万小时,绘就了党建引领下海岛社会治理的动人新“枫”景。

  深耕基层治理路上,岱山“东海渔嫂”委员会客厅将继续在关键领域激活基层女性治理潜能,放大“柔性能量可破解治理硬矛盾”的独特优势,以“她力量”更好助力海岛和谐善治。

  嵊泗海岛民宿委员会客厅:

  “金扁担”撬动共富大产业

  在碧海蓝天环抱的嵊泗列岛,民宿产业如同一根“金扁担”,承载着富民增收的重任。诞生于2022年7月的嵊泗海岛民宿政协委员会客厅,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为这片海域的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直以来,会客厅高度重视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了由党员副主席联系指导、三级政协党员委员牵头负责的工作架构,确保方向正确、组织有力。通过出台《会客厅保障服务办法》、编印操作手册,明确建设目标和运行标准,并创新构建“4+X”主题活动机制,结合海岛民宿发展实际精准设计议题。同时,积极“走出去”取经,组织成员赴丽水、嘉兴等地考察学习,为本地产业发展引入了宝贵的源头活水。

  在驱动产业迭代升级方面,会客厅聚焦品牌化赋能。瞄准“扩中提低”、品牌培育与聚落打造等核心目标,委员们率先垂范,带头首创海岛民宿综合体,推动多家民宿投资改造提升品质。目前,嵊泗县域内省、市等级民宿已达156家次,数量稳居全市首位。与此同时,会客厅大力创新推广“民宿+”多元业态,积极探索“民宿+渔货电商”“民宿+咖吧”“民宿+文创”等融合模式,成功引入星巴克店中店,并打造了“仟宿集”特色电商品牌,显著拓宽了经营渠道,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他们的民生服务同样温暖人心——花鸟乡委员履职小组牵头发起“民宿+养老”服务项目,组织58家民宿与175位老年人结对帮扶,实现了70周岁以上老人及60周岁以上残疾人全覆盖,让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特殊群体。

  为放大协商聚变效应,会客厅积极推进一体化联动,主动与“请你来协商”平台结合,围绕“交通服务品质提升”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在全县5个乡镇的民宿集聚村设立“民生议事堂”分站,有效推动了旅游公交专线优化、水上客运服务提升等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充分借力“委员工作室”平台,精准开展政策宣讲、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通过这些履职平台的深度融合,成功将委员们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和发展成果。

  “提升自我、影响他人,带动行业、共富海岛”,嵊泗海岛民宿委员会客厅将以此目标为引领,持续深化“海岛协商”工作品牌,在推动海岛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往无前!

  海风拂过“会客厅”,民主协商润千岛。从舟山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活力迸发,到岱山渔嫂群体的治理蝶变,再到嵊泗民宿产业的共富之路,三张靓丽的委员会客厅“金名片”,如一座座海上灯塔,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又如一曲曲动人渔歌,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海岛乐章。放眼未来,舟山市政协委员会客厅将继续以履职诠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丰富内涵,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先行、奋力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成就汇聚磅礴力量!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