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打造养老服务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

计划到2027年,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人,新增持证护理员1200人,创建2个省级以上养老护理创新试点

岑瑜 蒋旌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0日 第 01 版 )

  □记者 岑瑜 通讯员 蒋旌晶

  本报讯  日前,《舟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计划3年内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育,打造养老服务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构建“一个专区+N个站点”服务网络。

  根据《方案》,到2027年,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人,新增持证护理员1200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整体持证率80%以上,其中机构养老护理员持证率95%以上;高级及以上养老护理人员比2024年末翻一番,力争在260人以上。同时,将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到2027年,建成养老产业专区1个,引育专业化养老护理服务企业8家;推进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护理服务10项关键改革;争取创建2个省级以上养老护理创新试点。

  我市将扩大养老护理员规模,计划到2027年,培育养老管家300人以上,完成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落实就业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等激励政策。同时,支持本地高职院校加强养老服务、养老护理类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深化与相关院校的定向培养合作,实行3年服务期制度,到2027年,培养300人以上。建成10家养老护理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县(区)全覆盖,打造养老服务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完善职业技能认定体系,增设“养老护理资深技师”,按1000元/月标准设置特殊岗位津贴。

  在薪酬待遇上,我市将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劳务派遣人员与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待遇,全面落实持证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补贴、特殊岗位津贴、入职奖补等政策。  

  实现居家养老护理资源统筹调配,我市将在民生服务综合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步设立养老护理服务站,构建“一个专区+N个站点”服务网络。到2027年,养老产业专区常驻企业不少于6家。同时,推进“物业+家政+养老”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物业管理体系,创新探索巾帼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育婴、养老等家政服务。

  我市还将激活金融保险短期照护市场。在长护险扩面的基础上,做好70周岁户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100%覆盖,创新叠加“喘息式”护理额外保障,逐步实现为符合条件的有康复或护理需要的老人提供短期上门照护或入机构休养。计划到2027年,实现“喘息式”保险全覆盖。通过构建“一次申请、一次评估、结果互认”的服务新模式,提高评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对失能人员的服务水平。

  深化“AI+养老”融合应用,我市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匹配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经济困难老年人等具体标签,实现服务对象精准画像,推进重点人群“一人一档”,梳理生成个性化护理需求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