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研联动探索海岛低空物流运输新范式
长三角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试验航线首飞成功
上海临港至马迹山、马迹山至鼠浪湖等10条低空航线已获批,舟山至宁波航线也在积极筹备中
方智斌 沈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9日 第 01 版 )
□记者 方智斌/文 沈磊/摄
本报讯 昨天下午,随着16个电机快速旋转,一架翼展6米、载重50公斤的“钉耙无人机”福昆E40A从岱山县高亭镇竹屿码头无人机起降点腾空而起(见图)。约12分钟后,该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岱山县长涂镇钉嘴门礁。据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政企研多方联动探索海岛低空物流运输新范式的生动实践,标志着长三角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试验航线首飞成功。
据介绍,此次开通的沪舟甬低空物流试验航线联通上海以及浙江舟山、宁波地区。该航线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需求牵引、上海交通大学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赋能、上海万里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运营,三方优势互补,聚焦低空运输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共建长线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发展。此前,该研究团队联合完成了多岛起降点的勘测,梳理了核心物资运输清单,制定了“应急优先、逐步扩容”的分阶段计划,成功解决了技术适配、空域协调等难题,完成了国内孤岛工程项目无人机运输“零”的突破。
当天下午,中交三航局与上海万里安航空科技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动海岛低空物流从理论探索逐步迈向产业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低空技术实验室计划,提出着力打造沪舟甬低空经济试验区,为行业搭建起前沿技术研发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与万里安航空科技联合发布了《海岛低空物流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阐明海岛低空物流的独特价值,为产业各方提供发展指引。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推介了舟山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和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相关团队在长期研究中发现,舟山海域每年受8级以上大风影响的约有40天,导致物资运输受阻,隐性成本激增。“传统物流依赖船舶,存在时效低、成本高、覆盖弱等痛点,应急物资运输、生鲜出岛等需求长期无法有效满足。”蓝皮书发布人指出,低空物流破局有运输时间缩短(如舟山岛际物流从3小时缩短到30分钟)、覆盖广(直达偏远海岛生态友好)、电动无人机零排放(适配海岛环保需求)等优势。在市场前景方面,海岛物流年市场需求超50亿元,低空模式可降低30%的成本。
“我们在岱山设立千里安航空科技公司是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的一项举措,主要为中交三航局提供各类工程物资应急运输,同时为海洋牧场赋能,把鲜活海鲜运往上海、宁波等地。”上海万里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安介绍,公司目前已申请获批环杭州湾的沪舟甬低空航线网络,由上海临港至马迹山、马迹山至鼠浪湖、鼠浪湖至岱山、岱山至舟山等10条低空航线组成。舟山至宁波的低空航线也在积极筹备中。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总院副院长赵国华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低空产业系统性规划、顶层设计,助推地方政府开展实践。他认为,舟山有特殊的自然禀赋,在不少低空场景应用方面也做了非常好的实践,建议舟山做一个系统性的开发和策划,开展更大范围的海岛场景样本收集,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