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远洋鱿鱼产量产值同比大幅增长

陈斌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7日 第 02 版 )

  摄影 记者 陈斌娜

  □记者 陈斌娜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我市远洋渔业生产态势喜人,各项数据“亮眼”。1~6月,全市远洋水产品进关35.4万吨,同比增长42%;产值70.4亿元,同比增加91%。其中,鱿鱼产量26.5万吨、产值55.3亿元,同比大增64%和125%。

  近几个月来,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持续呈现繁忙景象。自5月起,大批捕捞远洋船集中返港,码头上的3个泊位几乎没有空当。企业通过加班加点、优化调度、高效组织生产等举措,提升码头卸货运输效率,减少船只等待时间。

  “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00多艘渔船卸货,总计32.4万吨鱿鱼,同比增长10%,以东南太平洋鱿鱼为主。”码头管理事业部部长娄宏说,前天,舟山顺泽远洋渔业公司下属的“汇泽冷运15”号远洋运输船刚靠泊码头,公司就立即安排60多名工人加班卸货(见图)。每天3个船舱同时卸货,争取在10天内完成卸货、补给。

  “这艘船上共载有赤道鱿鱼1.2万吨,是从50多艘鱿钓船上转运回来的。”舟山顺泽远洋渔业公司海务部经理蒋明介绍说,原本每年5月以后,位于东南太平洋海域的赤道渔场上的鱿鱼数量就开始减少了,但今年他们公司的四五十艘鱿钓船仍在那片海域生产作业,生产周期已延长了两个月,目前产量依旧不错。“初步统计,自去年11月至今年7月,我们单船产量在1400~1500吨,较去年同期翻番。”蒋明说,随着渔船产量上涨,运输船的周转时间也缩短,预计另一艘冷运船也会提前返港卸鱼货。

  据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统计,今年1~6月,我市累计海关报关的东南太平洋鱿鱼总产量为23.5万吨,同比上涨了88%,占全市总产量的近七成。而该海域也成为今年上半年我市鱿钓船丰收的主力贡献区。

  “该海域产量激增,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消退后,鱿鱼资源逐步恢复有关。”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远洋渔业处副处长张龙分析认为,另一个产量上涨的原因,与我市远洋渔业船队规模持续壮大有关。目前,全市远洋渔船总量已超720艘,现投入生产船只500多艘,其中鱿钓船300余艘。新增船只的相继投产,以及冷运船装载能力的提升,为产能释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舟山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也是远洋自捕鱼最大的进关口岸。去年,我市远洋水产品进关卸货总量达74.6万吨,居全国第一,其中鱿鱼进关量占全国的70%。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远洋渔业企业自捕鱼回运,并做优码头供给保障,吸引了大量全国远洋自捕水产品到舟山卸货。今年,我市将实施新一轮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有望在远洋渔业产业链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