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无人机+海事服务”业务1个多月来,东方国际海事服务公司已拓展2条航线,完成11单配送业务

无人机配送受船东青睐

陈逸麟 刘家琪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5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逸麟 实习生 刘家琪

  本报讯  7月11日10时,小干岛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码头边,一架中型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顺利升空,带着物资飞向3公里外的马峙锚地。

  船员点“飞行外卖”在舟山已渐成日常。舟山交投集团东方国际海事服务公司自今年5月开通“无人机+海事服务”业务以来,已开通两条常态化航线,完成11单配送业务,成为海上物流链降本增效的亮点。

  码头边,飞手正注视着手中的遥控器,通过无人机摄像头精准定位目标船舶,随后将其稳稳降落在了船舶甲板上。“这单配送的是一些防暑药品和急救药品,天气热起来了,这样的订单最近不少。”东方国际海事服务公司无人机业务负责人赵剑波说,以往,锚地船舶要补给必要物资,需要由专门的补给船运输,时间通常在数小时到几天不等,而通过无人机运输,则只需要十几分钟,同时费用降低了80%。

  “内贸船每次收费350元,外贸船500元,试运行期间还有优惠,船东的反响非常好。”东方国际海事服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欣说。

  今年5月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低空经济的发展部署,舟山交投集团积极行动,由下属东方国际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低空经济+海事服务”应用,在交通、港航、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开通了小干岛国际海事服务园区至马峙锚地和舟山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至秀山东锚地2条航线。目前,无人机最大载重30公斤,服务范围覆盖含油化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冷冻船、海工船、拖轮等多种船型。

  灵活快速的无人机配送逐渐成为锚地船舶的首选。“目前船东的订单还是以证书、文件、药品、船配件等小件物品为主,我们会持续提升无人机配送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同时也准备开发智能控制程序,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与海事服务融合度。”王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