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当奋楫“影视+文旅”新蓝海

薛卿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3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丨薛卿

  我市近期在影视领域动作频频:“舟山群岛海上影视之城”品牌首登上海国际电影节舞台,悬疑网剧《消逝的凶手》凭借舟山海岛资源高效完成摄制,定海双桥影视基地与花鸟岛影视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据《舟山日报》7月7日报道)。这些动态标志着我市“海上影视之城”建设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舟山发展影视产业的底气,深植于自然的慷慨馈赠。2085个岛屿如璀璨明珠散落东海,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天然摄影棚——从金庸剧成就“侠岛”美誉的桃花岛,到因《后会无期》引爆旅游的东极;从泗礁岛被都市剧《幸福触手可及》纳入镜头,到岱山东沙古镇成为《阅读课》的取景地。每一座岛屿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与视觉魅力,在“星辰大海”计划与“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推动下,这些资源正加速转化为可塑可变的影视场景库。

  然而,自然资源仅是舟山影视产业腾飞的一翼。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系统性布局锻造另一翼——产业支撑链。从2022年舟山市网络影视剧审查中心挂牌破冰,到2024年出台我市首个市级影视政策《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覆盖基地建设、企业落户、精品创作、人才引进的七大举措,真金白银的扶持引人注目:对获评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给予200万元奖励,对斩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奖励200万元,对获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飞天奖其中之一的作品奖励100万元。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2022年以来,超100部热门影视剧在舟山取景拍摄,20余家影视企业相继落户,显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影视产业的进阶不仅在于拍摄数量增长,更在于“流量变现”的后半篇文章。东极镇的探索堪称典范:电影《东极岛》拍摄期间拉动250名村民就业,民宿增收逾2000万元;依托《后会无期》热度培育精品民宿与文创经济,实现“一部剧点燃一座岛”的共富效应。该案例成功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印证了“影视+文旅”融合的强劲动能。

  当前,定海双桥打造微短剧场景区、花鸟岛建设光影基地,正是将影视拍摄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旨在将影视带来的瞬时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热点,为旅游淡季注入活力,创造“影视+文旅”的乘法效应。我们要让每一个在舟山取景的镜头,都成为吸引游客踏上旅程的邀请函;让每一部热播的影视作品,都成为推介舟山风物、带动农渔产品增值的绝佳渠道。

  当然,进阶之路仍有挑战待解。相较于横店、象山等影视基地,我市在设备配套、产业链完整性、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未来需着力三方面突破:一是强化科技赋能,加快落地XR虚拟数字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布局水下摄影、虚拟制片等前沿赛道;二是完善协拍服务体系,建立从场景匹配、行政审批到群演调度、现场协拍全流程“一站式”机制;三是深化产业融合,开发“跟着影视游舟山”主题线路,推动农渔产品借力影视IP增值,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