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鸿贞女中校长裘金女士的信息吗?》后续——

裘金,舟山女子教育史上的独特身影

黄燕玲 廖予怀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第 02 版 )

  图为1932年定海女中校门

  □记者 黄燕玲 实习生 廖予怀

  6月10日,本报刊登了《你有鸿贞女中校长裘金女士的信息吗?》一文。来自上海的77岁刘振纲先生希望能获取更多关于裘金女士的信息,他说裘金女士为自己舅母的大姐,长辈曾不止一次告诫他们,要以裘家长辈为榜样,长大后为社会做贡献。

  文章刊发后,该事件得到了多位舟山文史专家的回复。通过文史专家提供的资料,我们发现了裘金女士和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的更多关联。

  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的诞生

  裘金女士是杭州人,要讲她与舟山的关系,还得先从她曾担任校长的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创立说起。

  这所学校的诞生,可以串联起舟山上个世纪一段特别的办学历史。

  1920年2月,舟山籍近代知名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宣布捐出上海闸北的“天来”“大来”两丝厂全部房产,筹集资金,用于舟山创办中等学校。1921年,定海公学创办,设立中学部、小学部,还有国民部,这便是如今舟山中学的前身。

  “当时,定海原有的浸礼会高等小学校就并入到了定海公学的小学部,原来的校址就空了出来。”舟山中学原教师汪国华说。

  汪国华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挖掘舟山中学历史,曾撰写多篇与舟山中学历史相关的文章。

  他介绍,浸礼会高等小学校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宁波基督教浸礼会总牧师高锡三来舟山传教时创办的教会学校,位于定海北门四眼井跟。1916年,负责浙、沪地区传教工作的美国浸礼会总干事郝培德将浸礼会初等小学校改名为浸礼会高等小学校,增设四至六年级,并附设国民部,招收失学青年入学。

  浸礼会高等小学校校址空出来了以后,1922年,郝培德在此创办了明德女子小学校。为舟山女子,特别是穷苦家庭的女孩增添了学习机会。但1926年,因经费困难,明德女子小学校停办。

  “当时,注意到了故乡女孩上学艰难的刘鸿生就向郝培德提出借用‘明德女小’的校址来开办女中,郝培德一口答应。”汪国华说。

  1926年4月,刘鸿生再次邀集热心办教育人士筹集经费,他自己捐资1.74万元,创办舟山的第一所女子中学“私立定海女子初级中学”。解决舟山女生小学毕业欲升中学,必须赴外地就读的困境。

  刘鸿生的效率非常高,同年9月,私立定海女子初级中学便正式开学,刘鸿生为学校题写了校训“恕仁”。

  最初,学校的校长并不是裘金,而是金陵大学文学士江姗英。学校招一年级新生1班,学生20余人,并附设完全小学部,开设国语、数学、英语、自然、历史、地理、工艺、图画、音乐、体育、党义等课。每年经费需要银元7000元,由刘鸿生独立捐助。1928年,刘鸿生又捐资5000元,购入校旁基地,以后又逐年捐资,用来改造学校设施,学校就有了新式教室和大礼堂,校院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文史图片,我们还能看到当时校园宽阔的场景。

  1934年1月,根据当时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名称不能用行政区域名称为名。私立定海女子初级中学需要改名。当时,舟山教育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是当时定海女子初级中学的校董成员沈毅,建议在刘鸿生与他夫人叶素贞的名字中,各取“鸿”“贞”两字,组成中学校名,这样既表达了刘鸿生创办女中的功业,也能够展示女中培养的内涵目标——鸿志博学,坚贞忠贞。

  沈毅的意见通过了董事会,最后学校改名为“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

  回看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的创立,可以看到定海公学的创立,看到刘鸿生作为实业家的时刻关注家乡的情怀。而这所学校的原址上,曾诞生过浸礼会高等小学校、明德女子小学校,也可以看到有无数人为舟山教育奋斗的身影。裘金是其中独特的一位。

  校友眼中“将造福人类”的裘金

  历史上,关于裘金的记载资料不多。文史专家通过一番寻找,从《定海女中校刊》以及《沪江大学年刊》当中,寻找出裘金在沪江大学求学以及在舟山任职时的部分经历,其中更有珍贵的裘金相片资料。

  根据《定海女中校刊》校友录中的“现有教职员一览”中,可以看到“裘金,女,浙江杭州”的介绍,职务为校长兼授英语,履历部分记载为上海沪江大学文学士,也曾担任中华妇女节制协会副总干事,上海妇孺教养院主任。其妹妹裘爱梅,即刘振纲先生的舅母为浙江省立一中二部高级师范毕业,杭州之江大学肄业,在学校担任会计,兼任附小级任等资料。

  通过该资料可见,裘金并不是一毕业就来到舟山任职,而是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然,这也为她日后开展对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沪江大学年刊》的记载则还原了一个在大学中奋进好学的裘金。《沪江大学年刊》为大学校刊,由学校年刊社编辑并发行,中英文并刻出版,而裘金就曾担任年刊社副社长。

  《沪江大学年刊》对裘金的介绍更为详细,其字修梅,初毕业于弘道女子中学,甲子(1924年)入沪江大学。相较于《定海女中校刊》中记载的文学士,这里更详细记载了她的毕业专业,为教育科学士。

  在这本年刊中,文史专家看到了朋友眼中的裘金。朋友谢筠英对裘金的评价就很高:“他日以君之学,及君之志,服务于社会,将造福人类者。”

  何来如此高的评价?谢筠英在大学期间和裘金朝夕相处两年。在这期间,她体会到了裘金的博学广识,也感受到了她的胸怀宽广、言行合一。她写到:“君天资颖悟,富思考力,长言语才;与人辨,弗明弗措,性喜研究,治学如宿儒,能见其大。宅心诚笃,言必行,诺必践。”

  当时沪江大学靠近杨树浦,周边工厂林立,裘金经常会利用闲暇时间,给周边贫困家庭子女讲课,讲授立身大义。即使事务繁忙,她也从不停止讲课的步伐。而每次裘金的讲座,“座亦常满”。谢筠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免感慨:“天之生裘君,殆真所谓‘为役于人非以役人’者欤!”裘金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已深深感染了身边人。

  谢筠英还特别提到:“以是人多慕其篇人,居恒天真烂漫,尤好儿童;而儿童亦乐就之。”裘金喜欢儿童,也深受儿童喜欢,这也许是她日后来到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任教的一个原因。

  裘金女士与舟山的缘分

  裘金来舟任教,要追溯到1929年,当时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还叫私立定海女子初级中学时。

  根据的《定海女中校刊》中“三年来大事记”1929年部分记载,“六月,本校刘董事长委任裘金女士为本校校长。”“七月,本校董事部代表徐美珍女士暨裘新校长到校会同江前校长办理移交并接钤视事。”

  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裘金来舟任职,是经过刘鸿生引荐。裘金来舟任职后,将其妹妹裘爱梅也介绍到学校担任教员。这样就能解释刘鸿生后为裘爱梅牵线搭桥,促成她与林孝先的美好姻缘的故事。也就有了这次刘振纲对裘金故事的挖掘。

  另一方面,通过6月接受委任,7月就来办理交接可以看出,裘金是一个实干派。

  裘金的实干性格在她后来担任校长期间更加彰显。根据记载,裘金到任后马不停蹄对治校方式以及教学计划进行改良。

  8月,修理全校校舍、招考十八年度各级新生及插班生、举行始业式、第二次招考、修改本校组织系统表。

  9月,规定了校服冬用蓝色旗袍,夏用白色短衣黑裙,本校成立三周年纪念日举行游艺大会并放假一天。

  11月,她又前往上海采办各类图书理化仪器药品体育用具等。

  之后,她带头制定校徽、编订学校规则,修理校舍、修建会客室、修理围墙。到1932年,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纪念厅、膳厅、琴室、医疗室等等都建造起来。实验室设备齐全,配有显微镜和其他物理、化学实验设备。学校课外活动丰富,有钢琴和手风琴等乐器,校园内还建有大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并先后成立了相应的课外队伍。

  在课程设置方面,她讲究寓教于乐。经常举办各类全校同乐大会,鼓励学生参与卫生运动、运动大会、音乐会、演讲竞赛,也会为学生设置野外采取标本课程。在1931年举行的浙江省第一次全省教育成绩展览会上,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获得了第五号奖证。

  在艺术方面,鼓励学校积极举行钢琴风琴演奏音乐大会、元旦举行全校同乐大会,裘金亲自赴上海修理钢琴,并添购了七组大风琴一架。学生成绩参与了余姚美术展览会。

  在体育方面,新建滑梯秋千篮球架,在1930年5月,全校举行篮球金标比赛,12月参加定海县各校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1931年,再次参加定海县运动大会,得到中学组团体操总分第一的好成绩。1932年,学校运动队参加在宁波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区全区运动大会,获女子跳远第三名;铅球第二、第三、第四名;400米接力赛第三名。学校学生体育活动开展频繁,被誉为“开定海女子运动之先声”。

  1931年9月,学校中学部学生自治会成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裘金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九一八”事变后,学校邀请定海公立医院医师教授战地救护知识,进行战地救护训练。并组织学生于每星期二、四下午,一律着戎装,开展队列、棍术等方面的军事训练活动,邀请驻军军官讲解武器性能与使用方法,以表达“愤欲从军,为国捐躯”的报国之心。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1931年9月,定海县抗日救国会成立,裘金被选为宣传部部长。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的学生自治会抗日救国会同时成立,积极参与中等学校抗日救国会联合大会。在这之后,学校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例如,中学部全体师生出发宣传努力救国运动,走上街头分发宣言并张贴标语;中学部学生以抗日救国为中心,出席化妆演讲会,动员奋励民众;小学部学生利用在厉浦青庙演出的机会,出发宣传;小学部举行抗日设计成绩展览会。1932年4月,全校师生共制作布袜450双,送到坚持抗战的前方十九路军将士。

  学校还开办民众夜校,设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招收社会失学青年50余名,开设国语、算术、珠算、公民、卫生、音乐、缝纫、常识等课。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教育,裘金也一直以身作则。到1932年,全校有中学生78名,其中77%为舟山籍学生,其他为上海、杭州、长沙、苏州、宁波等地慕名前来求学的学生。

  后因经费问题,1935年,鸿贞女子中学并入定海公学,并把校名定为“私立舟山初级中学”。分中、小学两部,聘请方同源先生为校长。“两校合并后,裘金去了上海,印象中当时的《定海民报》刊登过她辞职的消息。”汪国华说。记者也从1936年7月7日《申报》的一则关于参观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的报道中看到了裘金的名字,但无法考证是否为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担任校长的裘金。

  关于裘金在舟山,文史专家没有再寻到更多的信息。

  但上一篇文章发出后,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其他的信息。参与马岙林氏宗谱编纂的王伟祥先生表示,通过刘振纲先生的口述,他认为刘振纲的舅舅,即裘金女士妹妹裘爱梅的先生林孝先,有可能是马岙林氏一脉。目前,他已与刘振纲先生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