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做实“链”上党建 建强“海上粮仓”

王菲 王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第 03 版 )

  本版图片由定海区委组织部提供

  □记者 王菲 通讯员 王杰

  老塘山码头上,吊机长臂起落,将进境粮食有序卸载转运;海岸边,储粮筒仓鳞次栉比,仓储设施错落有致;园区内,各类粮食加工企业集聚……走进舟山粮食产业园,一幅繁忙有序的现代粮食储运加工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定海区立足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探索实施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聚焦粮油产业多要素、长链条、全周期支撑能力建设, 用组织链引领建强粮油产业,为建设高水平“海上粮仓”全国样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促进“链”上融合 构筑“粮心堡垒”

  定海区将党建联建作为关键牵引,建强上下贯通的“粮心堡垒”,联合中央、省、市、区的24家涉粮部门及9家链主企业,成立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将党建工作嵌入大宗粮油“产、购、储、加、运、销”全业务流程。

  按照粮食产业不同领域,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组建粮心通关、粮心储备、粮心加工、粮心保供、粮心保障5个党支部,由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涉粮单位和链上企业,在促进链群发展、争取重大政策等方面持续攻坚。去年以来,粮心加工党支部积极协助链上加工企业成功申报“两重”“两新”项目2个。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今年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新吸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联通等8家单位加入,并签署粮食筒仓固定资产项目贷款、提供企业信用贷款等协议,为企业、项目注入资金近10亿元,极大地满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聚焦推动实体化、规范化运行,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建立党委专题会议、轮值联席会议等议事制度,会前由各链主企业会同园区企业前置梳理问题诉求清单,实现沟通协调高效联动,助解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难题。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借助相关议事制度,累计研究解决散粮输送带布局技改、创新粮油跨境贸易增值服务等事项41项。装上“红色引擎”,粮食产业协同生态持续完善。2024年,舟山粮食产业园实现进口粮食中转物流量3100万吨,占全国比重近20%,居全国前列。

  深化资源共享 打造“粮心口岸”

  去年8月14日下午,装载6.9万吨进口大豆的马绍尔群岛籍散货船“国银九江”轮,靠泊老塘山五期码头二号泊位,边检、海关、海事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查验,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整个查验过程。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首次对进境粮食运输一程船舶实施联合查验,提高了进境粮食通关效率以及口岸查验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也是定海强化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的一项生动实践。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定海以党建为纽带,全力打造国内最大进口粮食中转枢纽,在通关、监管、江海联运等领域,为全国贡献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案例。统筹协调港航、边检、海关等行业主管部门,创新实施进境粮食船舶多部门联合查验,将传统串联查验模式变为并联查验模式,使每艘船通关靠泊时间缩短3小时以上,单船节省人力和泊岸成本约5000美金。同时,依托江海联运优势,累计开辟江海直达航线10条,成功推动1万吨级江海联运船投入运营,开创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从沿线直航长江上游的先例。2024年,粮食江海联运总量超100万吨,同比增长53%,运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聚焦拓宽产品出口渠道等重点课题,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探索更高效便捷的联动监管服务体系,推动口岸开放提质增效。针对园区企业产品出口的资质问题,今年粮心通关党支部成员单位舟山海关监管四科党支部多次主动上门服务,并积极沟通杭州海关实地查验,上门为企业办理产品出口手续,助力国内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此外,定海通过党建引领赋能要素保障,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快构建粮食供应保障体系上打头阵,优化应急保供体系,组建党员先锋队落实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监管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粮食储存技术交流、人才互派联合培养等活动,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粮食保供提供坚强保障。2024年,粮食产业园区组织链上大豆加工企业与供电供气单位开展技术改革研讨活动,每年可为园区大豆加工企业节约用气成本约2400万元。

  强化服务升级 优化“粮心环境”

  “我们公司外来员工较多,住宿压力大,亟需解决人才住房诉求。”舟山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将企业发展的“关键小事”,反映给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后,得到了有效解决。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申请到90套人才公寓。“有了产业链供应链党委,就相当于我们有了‘娘家人’,有时候企业遇到难题,我们也习惯了在联席会上提出来。”该负责人笑着点赞。

  突出融合共赢,激发组织活力,定海持续加大关心关爱企业、助力乡村共富等力度,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产业链发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退职领导干部优势,向重大项目选派暖企专员、党建指导员,重点聚焦安全生产、审批办理等40余项政企对接高频事项,跟班工作、代办帮跑。2024年以来,助力舟山华康生物山梨糖醇生产线提前2个月投产,太丰高端休闲食品加工一期项目工程提速3个月以上。

  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组织成员单位百余名干部、职工,共同组建了粮心助企团、粮心志愿团和粮心应急团等“三支队伍”。定期收集企业诉求形成办事工单,通过“企业吹哨、党委接单、支部领办、专员跟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帮助链上企业解决生活住房、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160余件,为150余名职工提供人才公寓;针对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原料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委赴松原促成与松原粮食集团合作,每年为企业供应50万吨高质量玉米原料。

  协同推进产业升级,更助力乡村振兴。定海深化村企党建联建机制,推动5对链上企业与辖区双桥街道下辖村开展结对共建,在集体经济项目推进、粮食收购指导、低收入农户帮扶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海岛乡村共富和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集体经济薄弱的临港村,通过承接市库稻米烘干、包装等业务,年增收30万元;辖区街道为园区链上企业每日供应1万吨原水,每年能节约企业生产成本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