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东海千岛间

定海公安“离岛警务”绘就“离岛不离心”平安图景

钟珊珊 顾浩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6日 第 04 版 )

  海山生态联勤共治工作站坚持“海陆一体、倚陆治海”,实现该区域自然生态群覆盖

  □钟珊珊/文 顾浩祯/摄

  当警用无人机巡航掠过金塘大桥的钢铁脊梁,当“蓝海义警”的吹哨声唤醒盘峙岛的晨曦,定海区公安分局正以“离岛警务”为基,“小岛共富”为盾,实现23个居民岛、产业岛“零发案”占比达91.3%,不断书写“海陆共治、海岛共富”的平安叙事。

  一岛一策激活治理末梢

  “不用出岛就能办妥相关证件,这在过去要跨海跑三趟!”长白岛上一家大型造船厂负责人通过“舟警云窗”远程办理系统,20分钟完成全部手续。

  这个诞生于定海的“马上确权”智慧平台,已在定海所有住人岛屿架起数字桥梁。今年累计解决小岛企业群众远程办事难题414个,岛上案件下降33.3%,有效提升了岛群治理、服务便民力度。

  盘峙岛,这个陆域仅3.8平方公里的小岛,近年来成为定海湾南部热门的乡野旅游地。为全面提升离岛安全掌控力,定海公安打造“中心岛+卫星岛”治理模式,以盘峙岛为核心设立大岛警务站点,辐射周边小岛,形成独具海岛特色的“潮汐警务”。

  针对“千岛千面”的治理需求,立足海岛地理特征与治安实际,定海公安创新推出“一岛一策”警务,聚焦警力下沉到前线。“马上就要到东岠岛的露营季了,今年我们专门设立‘生态移动服务站’,”环南派出所民警张西伟表示,“白天指导游客环保露营,夜间开展海岸线巡查,让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每一位游客的行动中。”

  多元共治织就平安防线

  飘扬的警旗与潮汐同频,离岛警务引领下的“海上治理”同样上演着协同创新。

  定海城南湾区海岸线长约27公里,岛域占比全区19%,在册船舶占比60%,治安情况复杂。去年12月城南海防缉私工作站成立后,定海公安联动该区口岸、渔政等相关部门,健全海上执法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确保每岛域配备2~3艘常态执法船艇,一体开展对该领域巡防打处工作。今年来,常态开展巡逻防控80余次,成功联调联处化解219起。

  为真正让“船头的小事”不再成为“上岸的难题”,定海公安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调解体系,打造“海上共治移动枫桥船”,全力实现矛盾“跑零次”。

  今年1月,两艘渔船因拖网作业区域重叠发生碰撞,双方渔民向工作站发起了调解申请。15分钟后登上赶来的“枫桥船”接受民警、渔业协会代表和司法调解员的三方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里每天来回的船只很多,海上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移动枫桥船就像海上警车,哪里有纠纷我们就第一时间赶到哪里。”工作站民警张西伟表示。

  科技赋能构筑立体防线

  5月底6月初,随着中华凤头燕鸥陆续抵达,五峙山列岛又热闹了起来。在新建成的海山生态联勤共治工作站,定海公安IP形象“定小安”正通过智能交互系统与游客进行人机对话。海洋生态警长孙四平介绍,这套创新系统植入了AI语音交互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对生态知识的探寻需求,让生态警务可见、可感、可参与。

  离岛警务的智慧升级,不仅为离岛生态安全加装“数字围栏”,更探索出“公安主导、科技赋能、科研协同”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同样,聚焦册子、大鹏等“产业功能岛”,定海公安以金塘科技管控岛试点为样板,构建以产业驻地为核心,港口码头、高速卡口为重点,环岛岸线、岛内道路为网络的前端感知体系。当系统预警某码头有可疑船只靠泊,警用无人机立即升空锁定目标,海警巡逻艇15分钟完成合围。近年来,依托“陆海空”立体防控模式,定海公安联动海警、港航等部门累计破获各类走私案件42起,抓获违法嫌疑人239名,查获冻品、成品油等各类走私货物365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