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父爱如山
苗旭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6日 第 02 版 )
□苗旭霞
暮色漫过窗台时,我翻开泛黄的相册,指尖拂过父亲的遗像——鬓角微霜的他,岁月像无声的刻刀,将挺拔的脊梁雕琢成拱桥,却把沉甸甸的爱,刻进了每一道纹理里。记忆如潮水翻涌,那些被时光沉淀的片段,让我读懂了何为“父爱如山”。
我敬爱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他生前获得的奖状我还珍藏着,激励我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到今年10月,父亲已经去世整整48年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他没有离去,就在我身边,关注着我的生活和工作,监督着我做人做事。
我3岁时的深秋,生母因病撇下我们离开了人间。父亲真是既当爹又当娘,我们姐妹几个,他最疼我,对我倾注的心血也最多。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从没骂过我,更没打过我,他只是经常教育我要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一直来把这句话记在心上成了座右铭,而父亲就成了我最崇拜的人,他善良仁慈的品行,做事认真的精神,甚至连同过分谨慎懦弱的缺点都遗传给了我。
我在大蒲岙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组织开展给好学生送喜报活动。那时父亲在小岛上工作,已经好长时间没回家了。一天夜里,父亲回到家,看见贴在家门口的喜报,一向和颜悦色的他脸色铁青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这是学校组织同学送来的,也是他们贴上去的,父亲这才露出喜色,他告诫我,切切不能因为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沾沾自喜,今后的路还长着呢。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渗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润物无声的。还记得我读小学和初中时,父亲经常去学校打听我在校表现,每次“校访”回来,他总是慈爱地与我聊天,他告诉我老师表扬我了,蛮好的。再三强调要谦虚,不可骄傲。那时觉得父亲的眼里特别有光,父亲教育我做人要有感恩之心,对养育我成长的乳母和继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亲友都不能忘记。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次家庭会议,一次是我师范毕业,要去工作的小学报到的前一天晚上。他感恩国家的助学金使我能顺利地从小学初中一直读到舟山师范学校毕业,感谢一路关心教育我成长的老师们;他鼓励我工作后要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千万不能误人子弟。他语重心长地说,人误庄稼只一季,教师若误学生那是一辈子啊!
另一次家庭会议是在我结婚前夕,父亲邀请前来贺喜的亲友一起参加。他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在家是个好女儿,学校里是个好老师,出嫁要做好媳妇、好妻子。接着,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份礼物,让我恭恭敬敬地送给我的乳母和继母,感谢她们的养育之恩。
父亲对我的爱是细腻的,含蓄的。我出嫁那天,父亲在院子里举行了送别仪式,父亲以妹妹的口气写了欢送词,妹妹朗朗诵读:
……
愿姐思想要领先,党的话儿记心间,
永远忠于共产党,紧紧跟着毛主席;
姐姐工作责任重,培养祖国小主人,
革命队伍要团结,诚恳耐心必须要牢记;
家庭团结很重要,对姐夫的关心要周到,
年老长辈要尊敬,邻居亲友要和好;
日常生活要勤俭,移风易俗安全卫生要注意
……
小干江水深又深,比不过我同胞手足情谊深,
姐要常来看望爹和妈,也要来看看我和小培红。
今日别姐在堂前,送别的话儿如泉涌,
千言万语并一句,愿姐前途多保重。
欢送词中字字嘱咐句句叮咛,包含着慈父的爱女之心,我哭了,在场的亲友也流泪了,父亲则背转身走进房里直到我离家也没出来。
出嫁后,父亲对我的关爱仍旧是那样浓,天冷了,还像我小时候那样嘱咐我及时加衣服;新鲜的蚕豆上市了,他就买来烧好,自己舍不得吃,放在他上班的地方,然后写一张字条到小干码头托人带给我让我来吃……
父亲给予我们的是那么多,给我们的爱是那么深,可是,他没能过上改革开放的好日子,女儿还没来得及尽孝,1977年10月18日,正值壮年的父亲就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从此,我失去了慈母般的父亲,也失去了良师和楷模。
值得告慰父亲的是,我们姐妹四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回报着社会。
如今,我已经走出父亲羽翼庇护的港湾,却发现山从未离开,他依然站在岁月深处,用沉默的守望为我撑起一片天,让我成为他眼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