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下脚料精深加工变废为宝
“普罗德”启用关键智能化装备提高产值
陈颖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02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颖丹
本报讯 端午假期,浙江普罗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繁忙有序,一套价值500余万元的水产品下脚料综合提取物智能化蒸馏装备,正在高速运转。3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冲刺半年度生产目标。
“我们手头目前的未交付订单量有五六百吨,价值3千万元左右。客户主要是省内外的生物医药工程企业。”浙江普罗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炜告诉记者,这套智能化蒸馏装备是公司新引进的核心设备,也是刚刚通过验收的全市首套(首批次)关键智能化装备之一。
这套装备集智能化控制技术与八级分子蒸馏技术于一体,各级分子蒸馏温度精准控制在100℃~150℃,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水产品下脚料以及废弃油脂等,在这里经过分子蒸馏技术的层层“淬炼”,逐渐变得澄清透亮,变为高附加值综合提取物。
“这套新装备每天可处理鱼油20多吨,产能在每小时1吨以上,鱼油纯度可达50%,品质更高。”郑炜说,新设备投用后,工作效率比原先提升了50%,产值提高近1倍,在成功消化周边3家水产企业的废弃物、下脚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及用工需求,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费用超80万元。
普罗德公司位于普陀展茅工业园区,成立于2017年。去年9月,企业新团队入驻后,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引进先进智能设备,新建研发中心,成为一家集鱼油等海洋动物性油脂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加工、收购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还获评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
据介绍,普罗德公司硕士以上学历员工有10余人,占总人数的20%。去年起,该公司每年将营收的5%投入研发,并与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携手共建研究生培训基地,逐步形成“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
近年来,普罗德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相继开发出高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等多种鱼油类产品的先进制备方法,以及纯化与品质改良技术。据该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陈苗苗透露,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已顺利完成85%纯度鱼油的小试,中试阶段将重点攻克产业化稳定性难题,后续还将向着鱼油纯度90%的行业技术高地发起冲击,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普罗德公司今年还计划斥资1000余万元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储备能力,为技术突破后的产业化落地筑牢根基。
“从智能设备的高效投用到研发创新的持续发力,都离不开经信部门对我们的支持与护航。”郑炜说,政府部门的支持不仅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加速了项目落地,也让团队更有底气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大步迈进,“预计今年我们企业的产能、产值和营收都会比去年翻一番。未来,我们还将在高纯度鱼油领域继续深耕,探索更多海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