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检院深化“技术+服务”模式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效
全省最大规格造船门机起吊试载
刘凯 徐浩吉 钟浩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31日 第 01 版 )
□记 者 刘凯
通讯员 徐浩吉 钟浩盛 文/摄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舟山岱山长宏造船有限公司船坞,一台1300吨的造船门式起重机正将1625吨重的水袋进行起吊(见图)。这是该类特种设备载荷试验中的静载试验,属于检验环节中的核心关键环节,起重机需要吊起1.25倍额定起重量。
据介绍,13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是目前省内规格最大的造船门式起重机。与百吨级门机的验收相比,千吨级门机的检验环节更复杂,检验周期需要近3个月。从3月份起重机进厂开始,市特检院检验人员已对这台起重机完成前期资料审核、金属结构检查、安全保护装置试验等百余项检验。
“来这里施工很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政府部门很主动,市特检院经常会打电话来询问我们的安装进度,帮我们预约检验环节。”作为这台1300吨造船门机的生产方和安装方,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科科长丁寅表示,虽然整个安装周期长、环节多,但有市特检院的检验技术兜底,他很有信心按时完成造船门机的交工验收。
首台1300吨造船门机预计2周后投用,而在坞区的另一边,第二台1300吨造船门机也正在进行拼装。市特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助力产业升级,市特检院通过“海岛检验绿色通道”和“重点项目服务专班”等特色举措,让检验业务更便捷更高效,并为企业第二台1300吨造船门机验收积累经验。
“从主体结构的进场到主梁支腿的拼接、现场的调试等环节,我们一直进行跟踪服务,确保设备按时投用。”市特检院机电二科高级工程师鲁海艇表示,有了第一台的检验经验,相信第二台的投用也将走上“快车道”。市特检院将持续深化“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提供更精准的检验检测解决方案,为舟山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