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舟号”盾构机由陆域段向海域段掘进施工

金塘海底隧道全面进入“穿海之旅”

“定海号”盾构机已于去年10月“入海”,隧道两侧掘进合计超5000米

马婧波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30日 第 01 版 )

  摄影 通讯员 姚峰 周俊 周法庭

  □通讯员 马婧波 记者 方智斌

  本报讯  近日,甬舟铁路建设捷报频传。昨天,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堤,由陆域段向海域段掘进施工(见图),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全面进入“穿海之旅”。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施工采用两台直径14.57米的盾构机分别从宁波侧和舟山侧始发,相向掘进,穿越高水压及多种复杂地层后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据介绍,宁波与舟山之间海域地质复杂多变,隧道区间有28次软硬地层变换,其中“甬舟号”需要挑战24次变化,软硬不均及硬岩地层占比近七成,施工复杂程度、难度和风险世界罕见。

  自始发以来,“甬舟号”盾构机已顺利攻克10余次软硬地层交错变化的难题,累计完成2020米的掘进任务。“此次入海区间段地层主要为全断面硬岩,岩石最高强度达177兆帕,对盾构机刀具、管道等磨损影响极大。为了快速稳定地穿越海堤完成入海,我们按照点检表计划,提前对盾构机进行了检修,完成刀具、管道和泥浆泵的检查与更换,确保盾构机处于最佳状态。”中铁十四局甬舟铁路项目总机械师董冰表示。

  为应对长距离、高水压环境带来的挑战,项目团队对盾构机密封系统进行了全面强化,采用双盾壳设计,设置4道加强型盾尾刷,大大提高了盾构机在海底超高水压下的适应能力。此外,项目团队将首次在海底高铁隧道中采用饱和带压作业进行换刀作业。

  在施工中,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构建了“盾构终端驾驶+地面远程驾驶+总部智能驾驶”的多层级掘进控制体系,技术人员在地面就可以操控盾构机向前掘进,并结合“数字盾构”系统,对掘进关键参数、注浆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自动预警。

  记者另从中铁十一局项目部了解到,由舟山侧始发的“定海号”盾构机已于去年10月22日掘进入海,目前已掘进3044米。金塘海底隧道两侧掘进合计超过5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