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轮破浪东海 文明旌旗辉映千岛

工行舟山分行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谱写新时代金融报国华章

王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27日 第 06 版 )

  本版图片由工行舟山分行提供

  □通讯员 王立

  2025年5月23日,捷报传来,中国工商银行舟山分行凭借卓越的综合表现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这不仅是对40多年来金融报国征程的璀璨加冕,更是向海图强的崭新起点。

  作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市级金融机构,工行舟山分行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定盘星”与“压舱石”,把文明创建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机结合,将红色基因深植金融血脉,以“七彩初心”为罗盘,犹如劈波斩浪的金融巨轮,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航程中划出壮美航迹,驶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擎旗奋进 铸魂立根——党建领航绘就文明底色

  在舟山群岛2.08万平方公里的这片蔚蓝的海域上,工行舟山分行53个基层党支部化作53座红色灯塔熠熠生辉,在这里可以见到定海支行“龙舟精神”激扬百舸争流的锐气,六横支行“班船文化”传承劈风斩浪的闯劲……

  这一切,皆源自工行舟山分行所打造的“1+6+N”的党建品牌体系。一直以来,工行舟山分行在分行层面以“七彩初心”党建品牌为轴心,辖内6大党总支在深入挖掘区域特色基础上,创建了6个特色党建品牌。同时,所辖网点依照客群特色、服务地域等业态亦成功创建了富有网点特色的党建品牌,以此凝聚精神力量,汇聚文明合力,不断助推着金融高质量发展。该行逐年制定并完善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实施细则,创新探索出了“三聚三促五步法”融合机制:“三聚”就是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关键事项,这是深度融合的重点和关键;“三促”就是通过深度融合促进经营发展提质增效、促进队伍建设水平提升、促进服务群众能力提升;“五步法”就是从组织建设、人才基础、作用发挥、党风廉政及党工群团工作五方面着手,2020年初即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并逐年持续改进,以25条“可落地、可执行、可评价”的措施为落地保障。同时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党建结对协议,构建“互学互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共建工作新格局。

  该行释放党建引领效能,把党建工作与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整个舟山分行员工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活动中;在金融服务领域,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在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彰显大行责任。工行舟山分行用一次次实践进一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参与率、理论学习转化率、为民服务响应率的三重突破,让党旗始终在金融攻坚最前沿猎猎飞扬,这就是“七彩初心”的党建“红”!服务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工行舟山分行聚焦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等重大战略,逐年制定重点工作清单,为其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也展现“七彩初心”中的财富“橙”。该行通过“工行驿站·便民小屋”与“工益行”爱心驿站志愿服务团队践行“金融为民”,履行社会责任,映照“七彩初心”公益“黄”;推进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聚焦海洋新能源领域,创新绿色贷款产品,给予绿色领域企业更优惠门槛与更充足支持,折射“七彩初心”环保“绿”;肩负历史使命、凝聚青春力量,青年小分队走街串巷宣传金融产品与政策,鼓励年轻干部到海岛县域等艰苦地区历练成长,推动“青蓝”“双航”人才建设方案,定期启动优秀年轻干部调研,体现着“七彩初心”青春“青”;一切为了服务部队,一切为了保障急需,作为国有大行的工行舟山分行始终与驻舟部队合作密切,无微不至的军人服务举措折射着“七彩初心”的拥军“蓝”;而七彩初心的经营“紫”,则正是舟山分行助力舟山地方经济发展,辛勤耕耘千岛之都的小小缩影……

  金融铁军 向海图强——创新引擎驱动海洋经济

  文明建设起于“民”,也落于“民”,工行舟山分行面对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考卷,围绕市委“985”行动,以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做好“五篇大文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动人篇章。

  工行舟山分行积极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激发动能,以创新产品托举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破浪前行。为精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该行将舟山分行营业部设为科创重点支行,并专门成立柔性服务团队,致力于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创新推出了“浙科e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成长贷”“科创上市贷”等系列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切实满足中小型科创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此外,还特别加大了对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的科创贷款余额已达188.2亿元,较年初增加15.6亿元,彰显了其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强劲实力。

  绿色金融旗舰乘风起航,工行舟山分行不断增添信贷“含绿量”,因“地”制宜、因“产”制宜,把握绿色产业新“机遇”,深度聚焦海洋新能源领域,支持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渔光互补、潮汐能发电等项目在东海碧波间巍然矗立。2024年以来,该行绿色金融业务再传佳音,陆续获批嵊泗海上风电、六横LNG等18个绿色金融项目,合计审批金额高达53亿元,展现了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强劲势头和深厚底蕴。同时,工行舟山分行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出了“节水贷”等一系列绿色信贷,旨在加大对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经济全面发展。截至2025年3月末,工行舟山分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达47.4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

  普惠金融春雨润泽千岛,工行舟山分行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务结构,紧密围绕“三农”领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让金融“活水”畅流海岛乡村。利用工银“兴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为工行舟山分行拓宽触达面,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打通金融为民“最后一公里”。为了满足涉农主体的日常资金周转需求,该行创新推出了“种植e贷”“农户e贷”“养殖e贷”“渔业贷”等一系列数字普惠融资产品。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已达50.92亿元,较年初增加3.59亿元。

  在养老金融领域,工行舟山分行亦是举措频出,敬老服务生态圈不断完善,养老金融的推陈出新,更是突出公益敬老与智慧助老的核心理念。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该行走入多家养老机构,为老人送上贴心的关心与温暖。而在各网点的便民小屋中,配备了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轮椅等适老物品。为了守护老年群体的“钱袋子”,该行坚持控风险与优服务双管齐下,深度融合“人防+技防”的反诈双层防护模式,有效增强主动防控的风险手段和能力。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末,防范堵截涉诈事件27起,挽回客户资金损失127.99万元,获评2024年度舟山市银行机构涉诈“资金链”治理先进工作单位,1名员工荣获“舟山市银行机构反诈先锋”称号。在线上,“幸福生活版”工行手机银行正温暖着银发群体,从字体大小、界面设计到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也都充分考虑并满足了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以数字金融引领服务升温,工行舟山分行不断提升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实力,构建多元化场景服务生态。其推行的到店线上预约服务模式,通过强化客户识别和引导服务,利用预约服务的便捷、确定和高效特性,优化市民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验。同时,该行大力推进网点运营改革,全面提升网点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应用远程在线服务模式,借助音视频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使客户能够与远程客服经理进行实时的音视频沟通,助力市民跨越数字鸿沟。从2024年至2025年3月,该行的远程在线业务总量已突破23000笔,有效提高了柜台的办事效率。

  文明花开 温度暖心——大行担当铸就精神丰碑

  近年来,工行舟山分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将社会责任内化于企业文化之中,提供暖心服务满足市民需求,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一座传播人文关怀和社会风尚的精神桥梁。

  步入该行营业厅,往大厅右侧看,映入眼帘的便是“工行驿站·便民小屋”这八个十分醒目的大字。驿站中设置了反诈宣传折页专题摆架、专题文化墙,摆放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折页,墙上还内嵌有电子屏,每当驿站内举行反诈宣传,便会配合播出相关视频让科普更加生动。

  工行舟山分行的28座“工行驿站·便民小屋”犹如文明灯塔,旨在为市民提供“生活惠民、公益助民、宣教利民、金融富民”特色金融服务。每年,这些“便民小屋”开展各类活动百余场,包括科普金融知识、免费体检,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冰饮、兑换现金服务的,充分体现国有大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其中,特定驿站还被升级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配备爱心座椅、医药箱、充电器、雨伞、老花镜、微波炉、血压仪、爱心书籍等便民服务用品,切实适应了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需求。

  目前“工行驿站·便民小屋”志愿服务项目已荣获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主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还被市文明办、团市委及市志愿者协会推选为舟山市最美志愿服务项目。

  在“工行驿站·便民小屋”之外,工行舟山分行组织“工益行”爱心驿站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温暖关爱系列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微心愿认领”、帮扶困难儿童、送学习用品、捐书赠衣、夏日送清凉、清扫卫生死角等多场公益活动,同时与全市首个幸福驿站慈善图书室开展结对共建,充分营造“慷慨救助贫弱、真情回馈社会”的浓厚氛围。连续多年获评舟山慈善总工会同心互联网分会“优秀慈善志愿服务队”荣誉。

  该行还成立了退役军人俱乐部,坚持传承和发扬“爱军拥军”的优良传统,召集行内退役军人开展各类活动,在各自岗位上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传承军人的红色基因、英雄作风,汇聚老兵力量,贡献老兵智慧。同时,以“最美奋斗者”为主题,逐年开展先进评选,持续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争先学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