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李运 郑忠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21日 第 03 版 )
□李运 郑忠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东海之滨的战略要地,舟山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块充满红色文化基因的热土。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中的海岛烽火,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后的创新突破,舟山的红色基因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今年是舟山解放75周年,深入挖掘海岛红色文化资源“富矿”,以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赋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有效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厚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红色底蕴、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用好红色资源
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
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革命史的时空网络,同时也正在转化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富矿”,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鲜活教材。舟山群岛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舟山烈士纪念馆、“勤俭创业修理连”、蚂蚁岛、大鱼山等。那么如何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在育人实效上取得新突破?只有把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红色故事充分挖掘出来,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充分体现出来,把握好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向和着力点,才是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舟山市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把红色文化资源同人们的旅游需求结合起来,充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推出“红色文化大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10余条,成功创建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3A级红色旅游景区,精心打造金维映史迹陈列室、东海游击总队纪念馆、蚂蚁岛村史馆等一批红色纪念地;注重将红色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如在渔山村红色传承馆开展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和红色历史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线上线下同步打造红色文化记忆场域,依托鸦片战争纪念馆、金维映史迹陈列室、中国海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实境教学;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和社区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开展“红色百年史”主题宣讲活动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承红色基因
让爱国主义教育入心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政治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红色文化资源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不仅体现在威严庄重的红色建筑、厚重权威的地方党史著作、震撼心灵的红色经典作品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参观游览过程中知悉、领略并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进而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奋进动力。蚂蚁岛妇女“搓草绳换渔船”的创业故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中建设者的“跨海精神”、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者的开拓实践等,无不体现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育人素材和生动的育人载体。例如,岱山创新推出沉浸式红色教育项目《追寻金维映的足迹》,向人们诉说着那段红色岁月,引导他们从革命先辈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大型现代越剧《浪尖上的蚂蚁岛》首次在“蚂蚁岛精神”发源地实景演出,再现当年蚂蚁岛妇女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进一步释放了蚂蚁岛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引领作用和教育启迪功能。
赓续红色血脉
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行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最好的“营养剂”。发展红色旅游、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具体而鲜活的革命实践,才能让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近年来,舟山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注重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如形成东沙非遗匠心之旅、长涂军港寻味之旅、东海云廊共富之旅、红色海防研学之旅等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打造出“红色+海岛休闲”“红色+海洋文化”“红色+乡村旅游”等多种红色旅游体验模式,推出“寻古城印迹,传承红色基因”“寻先辈足迹,担红领巾使命”“勇立潮头,追寻海岛红色印记”“追溯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红色研学路线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踔厉奋发、挺膺担当。
作者单位分别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