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国际护士节,记者近距离观察体验急诊科护士的工作——

她们时刻准备展开“生命接力”

岑瑜 陈文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第 02 版 )

  袁光燕和同事在为患者做术前检查 摄影 记者 岑瑜

  □记者 岑瑜 通讯员 陈文薇

  昨天是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当天,记者来到舟山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身边,近距离观察体验她们的工作。

  上午8时30分,舟山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13张病床已基本满员,身着浅蓝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快步穿行于病床间,有的检查监护仪数据,有的回答患者家属询问。

  “在急诊科当护士,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症病人,特别考验思维应变能力。”45岁的护士袁光燕对记者说,她已经在急诊科工作超过15年,工作时间内“连轴转”是家常便饭。

  监护仪的嘀嘀声、急促的脚步声、医护人员的沟通声……交织在急诊抢救室的每一天。“来这里的危急重症患者多,我们随时要应对突发状况,一年365天处于待命状态,时刻准备着与死神‘竞速’。”袁光燕说,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必须在最短时间初步判断病情,全力为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抢救室的3号病床刚躺上了一名胸痛患者。察看患者情况后,袁光燕拆开了一包快速溶栓的药物让患者服用下去,同时将治疗流程详细告知陪同的患者家属,随后联系护工,将该名患者快速送入手术室。

  趁着空隙,记者问起怎么过节,袁光燕微笑着回答:“也跟往常一样忙碌工作,刚送过来的蛋糕我们都没空吃呢。”

  11床的病人患有肠梗阻且处于昏迷状态,即将被转送到ICU。袁光燕仔细地将患者露在被子外的双脚裹进被子里,然后让其他护士推着患者离开。

  到了9时40分许,随着不少患者被转送进手术室或病房,急诊抢救室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不少。“在急诊科抢救室,可能这一刻很安静,但你不知道下一刻会突然发生什么情况。”袁光燕说。

  上午10时,袁光燕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通知有一名危重心肌炎患者即将从岱山运送过来,另一个是通知有一名心梗患者将从别家医院转送过来。

  “我们先要把除颤仪准备好,然后去心肺复苏室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接完电话,袁光燕和同事们又分头忙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