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舟山黄牛重聚“牛气”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11日 第 01 版 )

  □小小

  在位于定海马岙街道三星村的舟山黄牛种群保护所内,一头刚出生半个月的小牛犊跟着母牛低头吃草。这头小牛犊正是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繁育的首头舟山黄牛,给舟山黄牛种群复兴带来了曙光(据《舟山日报》4月10日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胚胎移植技术的成熟有望让舟山黄牛重聚“牛气”,这既是对海岛农耕文化的纪念,也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守护。

  舟山黄牛是优良地方品种,以体型大、抗性强著称,但一度濒临灭绝,经过多年保护目前体量仍不大。舟山黄牛胚胎移植技术的突破,可以让珍贵的舟山黄牛“借腹生子”,使种群繁衍变难为易,让舟山黄牛再次形成一道独特的海岛风景。

  舟山黄牛的兴衰史,再次印证了用进废退的道理。农耕时代,舟山黄牛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断无绝种的道理。而随着农业机械化,耕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谁还会平白无故养一头庞然大物在家耗草料?于是,舟山黄牛越来越少。

  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打破了舟山黄牛多年保护繁衍缓慢的僵局,这无疑令人振奋。但随后的问题是,该怎样通过“用进”来避免重蹈“废退”覆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显然不可能再让舟山黄牛重返农田。那么,能否将品质优良的舟山黄牛开发成品牌美味?如能卖出好价钱、开辟大市场,养牛业自然就会蓬勃兴起,在新时期为共同富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