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

——今年首期《问政舟山》现场实录

陈逸麟 姚凯乐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10日 第 02 版 )

  □记者 陈逸麟/文 姚凯乐/摄

  企业兴,则经济兴。多年来,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提升,企业获得感日益增强。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舟山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继续推出各项政策举措,鼓励支持引导各类企业发展。

  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大型舆论监督节目《问政舟山》,昨晚举行今年首场直播。现场播放的问政短片,反映了我市营商环境依然存在的部分短板和不足。问政嘉宾向市属相关部门、各县区(功能区)负责人抛出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优化舟山营商环境支招献策。

  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须对企业“一诺千金”

  直播现场播放的第一条问政短片中,某企业被我市优厚的扶持政策和招商干部的诚意打动,最终选择落户舟山。但是,企业落户后发现,原先得到过承诺的一些事项无法兑现。目前该企业已打算从舟山撤离。

  另一家落户舟山的新材料企业也遇到了类似的窘境——我市某地招商部门曾对其承诺的数百万元人才引进奖励资金,3年后仍未给付到位。

  “惠企政策连续性不强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是否有相应机制应对?”看完短片,问政嘉宾、市人大代表陆蓉蓉抛出问题。

  被问政单位代表、新城管委会副主任朱维军回应道:“我非常理解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心情。回去后我们将开展排摸,有的放矢,释出挽留企业的诚意和举措。”

  “招商引资工作中,确实存在个别干部口头随意承诺,后续无法兑现的情况。我们也要对此进行排查并予以纠正。”被问政单位代表、定海区常务副区长夏泉表示。

  “去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驻企服务,已经持续两三个月了,就是想把惠企政策真正落实到每家企业。”被问政单位代表、岱山县副县长黄飞跃说。

  “我建议把对企业的口头承诺以书面协议形式固定下来。”问政嘉宾、市人大代表邵汉军说。

  短片显示,2018年,某船舶修造企业计划研制一款新船型,我市港航部门对此承诺将按照设计建造成本10%的比例给予补贴。但这笔补贴最终被打了对折,挫伤了这家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对此,被问政单位代表、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陈玮回复,按照目前政策,我市只有对江海直达船特定船型的建造给予补贴,对于这家船企反映的情况将带回去进行核查。

  “发展新质生产力恰逢其时,我们要尊重企业的首创精神。”问政嘉宾、市政协常委刘勇平建议,舟山应推动落实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激励政策。

  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多换位思考为企业减负

  第二条问政短片中,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职能管理部门推广“无事不扰”的服务方式后,各项检查确实少了,但各类“任务”并未减少,感觉只是换了件“马甲”。

  短片显示,我市某船舶修造企业去年累计收到各级政府部门通知、文件近300份,几乎每个通知、文件要求做实施执行的记录、培训,并要拍照片留痕。相关企业负责人坦言,安排两名员工专门做台账也忙不过来,只能花钱请专业第三方来完成。

  一些企业经营者呼吁,对企业的台账任务应减负,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

  “是否真的要企业做这么多台账?能不能减少?”看了短片,问政嘉宾、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贺义雄发问。“通过采取电子化、线上查询等方式,我估计可以减少50%到70%。”被问政单位代表、市卫健委副主任顾仲朝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台账的无纸化、数字化程度可以提高吗?”问政嘉宾、媒体代表傅金君追问。“我们正在推广危险作业管控APP,引导企业通过数字手段完成审批、台账等流程。”被问政单位代表、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朱舟波答复道。

  被问政单位代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吴宏晖表示,市监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规范台账样式,也可以让部分企业用平时自查内容替代台账检查,从而减少企业负担。

  企业经营者的另一个“槽点”是相关职能部门召集企业参加会议偏多。对此,被问政单位代表、普陀区常务副区长李明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正在着手整合精简会议。下一步将探索让多部门在同个时段内先后开展培训会议,内容短平快,半天到一天解决,为企业减轻负担。”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在每个月的固定几天里集中开涉企会议?”邵汉军提出的问题更像是一则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问政现场,嘉宾们金句、妙招频出。市发改委副主任沈权边听边记:“这期问政,‘问’出了我们营商环境中还存在的部分短板和不足,给我们带来了鞭策与启发。”

  沈权介绍,我市将很快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政策文件,对涉企检查事项将实行清单化管理,也欢迎全社会监督,共同助力打造更优的营商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