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市多举措推进殡葬改革 绘就绿色文明新风
陈妤 蒋悦蕾 陈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04日 第 04 版 )
□记者 陈妤 通讯员 蒋悦蕾 陈程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殡葬改革,亮点频出。从节地生态安葬新实践,到丧葬礼俗改革创新和暖心服务,我市各县(区)以实际行动推动殡葬工作迈向新高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尚。
定海:“生态优先、人文为核”打造生态安葬新实践
近年来,定海区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与殡葬改革要求,以舟山市首个节地生态城市公益性公墓——莲海陵园为标志,创新生态安葬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社会效益并重的改革之路,推动殡葬向节地化、生态化、人文化转型。
莲海陵园是舟山市首个区级节地生态城市公益性公墓,是融合壁葬、莲花台葬、树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安葬方式的生命公园。该陵园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用地面积3925平方米,公墓区占地2546平方米。其多层结构和人造石盒设计独具匠心,提供2800余个骨灰穴位,土地利用率比传统墓葬提升230%。40余平方米的可降解葬区能在6个月内实现自然降解且具备重复利用的特性,从而达到“零占地”的效果。
该项目位于昌国街道东湾村鸭蛋岭,为改造原有海葬纪念碑而建。这不仅为海葬人员打造追思广场,更传承海洋文化,重塑百姓殡葬理念。
在功能上,莲海陵园突破传统局限,融入公园化理念。配备卫生间、停车场与绿化景观等设施,一改陵园肃穆的刻板形象,将纪念空间变为市民可休憩的公共园林,营造“陵园即园林”的生态空间。既让逝者安息,又供生者休憩,实现双重价值,打造出人文关怀与生态效益兼具的殡葬新空间,形成“以绿养墓”良性循环。
普陀:暖心服务,让告别更有温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文关怀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普陀区殡仪服务中心积极创新,组建管家服务队伍,为家属提供更具温度与个性化的殡仪服务。
便民服务方面,为让告别更简单、更贴心,中心推出多项便民举措。“一站式”服务涵盖服务接待、项目介绍、流程引导及后勤保障等,减轻了家属负担。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疑问、提供帮助。治丧期间,管家服务人员主动介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惠民政策,做好信息登记与市殡仪馆对接等工作。
科技为殡仪服务注入新活力。数字化管理系统让群众清晰了解办丧流程、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方便安排丧事。同时,系统展示生态安葬、 文明治丧等宣传内容,让移风易俗观念于潜移默化中深入群众内心。
一杯暖心茶饮,尽显服务心意。中心精心准备“四季暖心茶”,如春季有枸杞茶、茉莉花茶,夏季提供酸梅汤、橙汁等,深受群众好评,让群众在悲痛中感受到温暖。后勤人员还积极消除漏水、虫害等问题,为群众营造安全舒适的守灵环境。
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位逝者有尊严地离去,让家属在悲痛中得到慰藉。未来将持续完善服务,传递更多温暖。”普陀区殡仪服务中心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暖心服务,彰显了行业进步、社会文明与人文关怀,也将为更多群众带来温暖与力量。
岱山:多举措推进丧葬礼俗改革,践行文明殡葬理念
在人员管理上,岱山县出台《岱山县丧葬民俗服务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县丧葬民俗服务人员实行行业、属地、协会“三重管理”。组建岱山县丧俗协会,引导150名民间治丧服务人员加入协会,聘任26名带头人担任文明治丧宣传员。明确其“五项权利”“四项义务”“四个不准”,通过持证上岗、服务留痕、星级评定、督查通报和评估奖惩“五大工作举措”,实现有效激励与约束。
流程规范方面,岱山县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编制《丧事操作规范流程指导手册》。把民间繁杂的办丧仪式压缩整合为13项标准环节,以文明简化取代封建繁琐部分,减少丧事对公共安全、交通和市容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文明办丧。
示范带头作用显著。出台《岱山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若干规定(试行)》,建立“五个带头”和“一个报告”机制,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殡葬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丧葬礼俗改革有序推进。
标准制定巩固成效。岱山县编制发布《文明殡葬管理与服务指南》这一县级地方技术性规范,对丧事操办、丧葬用品、丧葬民俗服务人员、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格位安放、树(花)葬、草坪葬、海葬、安葬管理、家祭、集体共祭、代为祭扫、网络祭扫、殡葬基本服务全流程免费、海葬奖励补贴等进行标准规范,进一步巩固丧葬礼俗改革成果,以标准化推动文明殡葬建设。
嵊泗:实现节地生态安葬全覆盖,绿色殡葬成海岛新风尚
嵊泗作为典型海岛县,土地稀缺,传统墓葬弊端凸显。为此,县政府统筹规划,先后建成6个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提供近2.4万个格位,满足居民需求。省级民生实事项目长乐陵园骨灰纪念堂也在加紧建设,预计2025年6月底完工。不少市民对生态陵塔的环保、庄重及专人管理表示放心。
在政策推动上,嵊泗县执行“建成一处生态安葬设施,关停一批传统公墓”的置换政策,传统公墓已停止对外销售,节地生态安葬率逐年上升。同时,出台殡葬惠民政策,在全流程免费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无保留骨灰生态安葬奖补标准,树葬、海葬等最高奖补8000元,为全市范围内最高。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居民比例逐年提高。
在服务创新方面,部分纪念堂引入数字化管理,家属可线上查询格位信息、预约祭扫。此外,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倡导“厚养薄葬”,推广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新型祭奠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嵊泗县将持续完善生态安葬体系,推广绿色殡葬文化,优化殡葬服务,致力于打造温馨、庄重、环保的“人生最后一站”,让绿色殡葬在海岛落地生根,成为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