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古树名木因长期受到白蚁侵蚀而面临“死亡威胁”

在海山公园打一场白蚁灭治攻坚战

朱丽媛 阴冠平 吴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8日 第 02 版 )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阴冠平 吴青 文/摄

  海山公园是定海城区古树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但是,由于长期受到白蚁侵蚀,那里的一些古树面临“死亡威胁”。

  近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主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聚焦海山公园古树名木,打响了一场白蚁防治攻坚战。

  群众

  反映

  ▶多棵古树受白蚁侵蚀严重

  白蚁,这种被称作“无牙老虎”的微小生物,有着惊人的破坏和繁殖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白蚁虫害已从居民住房、公共建筑等蔓延到生态绿化。定海、新城等地的蚁害已波及以香樟为主的城市行道树、小区绿化树,连部分百年古树也难幸免,给舟山的生态安全敲响了警钟。

  市人大代表王萍亚在日常履职中接到市民反映,定海海山公园里的多棵古树存在树干空洞、枝叶枯黄等现象,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蚁群“安家”痕迹。“白蚁长期侵蚀,会破坏古树的输导组织,阻碍树木生长,导致树木结构脆弱,极端天气下易出现倒伏,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了解情况后,王萍亚表示担忧。

  近期,定海区人大代表徐乐霄向昌国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提交了关于加强海山公园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见建议。定海区人大昌国街道工委及时与定海区检察院作了沟通。各方一致认为,必须加强蚁害灭治措施,保护好海山公园的古树名木。

  现场

  探访

  ▶治蚁害保护古树刻不容缓

  3月6日下午,市、定海区人大代表,定海区检察院检察官以及舟山翔宇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起来到海山公园进行实地探访(见图)。

  “这棵樟树有150年树龄,树干内部已被白蚁蛀空,再不治理可能有倒伏风险。”看着这棵“千疮百孔”的古樟树,王萍亚满眼心疼。

  一棵125岁“高龄”的黄连木,树干中空处已经被浇筑了水泥,防止断裂。“其实这样的保护措施已经晚了,而且水泥也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徐乐霄叹息道。

  在一棵225年树龄的樟树上,舟山翔宇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珊珠毫不费力地掰下一小块树皮,便看到明显有白蚁爬行过的痕迹,“这就是白蚁侵蚀导致的树皮剥离。没有了树皮的保护,树木水分蒸发会加快,养分流失严重。我们在这棵树下放置了防治白蚁的药,所以它的情况还算好。”张珊珠的手机相册里,白蚁密密麻麻爬行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

  海山公园内共有登记在册的古树26棵,包含樟树、金桂等10类树木,其中有二级古树1棵、三级古树25棵。所有26棵古树中,仅有一棵黄连木完好无损,其余25棵古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白蚁侵蚀。

  古树保护刻不容缓。在探访中,人大代表发现,由于古树管护涉及林业、住建、自规等多部门,职能交叉导致了古树的白蚁防治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部门办理

  ▶合力构建全链条防治机制

  定海区检察院迅速响应,启动人大建议转化机制,开展了古树名木白蚁防治专项治理行动。检察机关调取古树名木名录、养护及病虫害防治记录,邀请省级白蚁防治专家郑立及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对海山公园古树健康状况“把脉问诊”。

  3月10日下午,定海区检察院召集定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自规局定海分局等多个部门,并邀请市区人大代表、白蚁防治专家、“益心为公”志愿者等,举行了一场舟山烈士陵园(海山公园)古树白蚁病虫害防治公益诉讼座谈会。与会各方充分发表了意见建议,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就后续工作举措达成共识——建立“普查—治理—跟踪”全链条机制,推行应用环保型饵剂系统,在海山公园设置白蚁病虫害监测点,以古树为重点逐步拓展防治工作。

  “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5日实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推动定海古树保护工作。”定海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旭洲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联合城管、自规等多部门,形成古树白蚁防治协作机制,协同开展白蚁防治工作,共享专家、技术等资源,以海山公园为起点,对定海全区236棵古树名木进行“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