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帆擎云遍东海 铁军逐浪护深蓝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推进海上党建工作纪实

陈逸麟 张炜昊 蒋娇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4日 第 02 版 )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张炜昊 蒋娇艳

  千岛之城舟山,如明珠散落东海,这里是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桥头堡。

  近年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紧扣市委组织部“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部署,围绕“六个之舟”建设,持续扩大海上渔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从惊涛拍岸的渔场到星罗棋布的列岛,从轰鸣的远洋巨轮到跃动的数字经济,一面面流动红帆正引领着这座海洋城市破浪前行,在万顷碧波间奏响党建与发展的协奏曲。

  聚焦陆海联动 构筑党建经纬

  “出海你是帆,上岸你是缆,缆把民心牵,帆把海田艳,风口浪尖敢为先,撑起红帆驶大船……”在东海之滨、远洋渔场,渔区群众用自编的渔歌阐述着对“海上红帆”的认可。

  舟山是海洋渔业大市,海上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自2023年8月以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全面落实建设“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员为核心,在拥有3名以上党员的编组船只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党员们以身作则,带领渔民群众在信息采集、环境保护、矛盾化解、安全生产、抢险救灾等海上重点领域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在船头浪尖间,升起一道道“海上红帆”。

  近年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聚焦海上、陆上、线上协同联动,持续建强“航行的支部”,在舟山全域构建红色矩阵:

  围绕“1个联建中心+3个核心领域+百条先锋船+N条结对船”的主线,动态调整渔业领域“航行的支部”,持续推进一批先锋船选育,加快形成国内渔船、远洋渔船结对全覆盖的海上构架。

  “航行的支部”路上服务驿站也陆续落地,以此为基础,探索建立海陆联动的“诉求直通机制”,建强用好理论宣讲、产业服务等4支先锋队伍,统筹资源力量配备驻企服务员、党建指导员,用心办好渔民船上事、家里事和心头事。

  在线上平台,我市持续迭代升级“航行的支部”数字应用模块,一屏打造信息收集、分级施策、联防联控的“平急转换”机制,借助数智赋能,构筑“党员在先、反应迅速、联动协作、高效处置”的海上运转模式。

  以海上阵地为基础,以数字化手段强化陆海协同,一个个“航行的支部”正勾勒出一张覆盖全市海上渔区的党建经纬矩阵,为渔区稳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澎湃动能。

  淬炼海上红帆 守护碧波安澜

  “如果再有下一次,我想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救人。”面对全国各级媒体的镜头,岱山党员船老大如是说。

  去年3月12日,正在渔场作业的沈华忠果断放弃价值近40万元的6000余只蟹笼,救起了一艘沉没船舶上的16名船员。这是他第二次救起落水船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人命大于天”的大爱精神。

  渔民兄弟间守望互助,是东海之上的悠久传统。近年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引导“航行的支部”党员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无数个像沈华忠一样的人活跃在渔区内外,共同守护海上安澜。

  我市建强渔业主管部门、“航行的支部”、先锋船、渔民党员四级治理架构,推广“红色编组+航行红网+红色港湾”模式。鼓励渔民党员带头开展隐患问题自查自纠,实现安全检查覆盖率100%。

  2023年,我市优化渔船互救奖励办法,明确成功救起落水渔民的,每救起一人奖励1.5万元,鼓励渔民在应急救援中互助互救,合力构筑连接海陆的“绿色生命通道”。同时以渔政先锋船为引领,优选“航行的支部”打造抢险救灾、暖心服务等5类海上先锋岗,确保在应急救援事件发生时能够闻令而动。

  近年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还全面深化与海警、海事等部门党建联建,多场景拓展海上感知能力,延伸“一支队伍管海洋”。纵向搭建全市渔政党建联建执法船队,严厉打击违规渔船、管控“三无”船舶,铸就平安渔业坚实堡垒。

  这支海上执法“铁军”活跃在碧波之上,持续打击不法行为,守护海晏波宁。据统计,去年全市开展海上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开展联合执法572次,为渔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发动红色引擎 跃动深蓝经济

  2025年新春伊始,桃花岛渔旅融合式围栏野化养殖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阶段,投产后,预计可年产仿野生高端大黄鱼200万尾以上,约1000吨,助力我市2025年海洋经济迎来“开门红”。

  这个项目的开工并非一帆风顺。此前,相关企业有意在普陀投资高端大黄鱼养殖项目,但养殖技术门槛较高,让企业心存顾虑。面对企业“加大对大黄鱼养殖产业支持力度”需求,普陀区海洋经济发展局“航行的支部”联合多方力量,邀请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专家开展技术咨询,顺利推动项目落地。

  “党建红”与“深蓝经济”同频共振,桃花岛渔旅融合式大黄鱼围栏野化养殖项目的落地开建是我市海上党建链与产业链同轴共转的一个生动注脚。当下,还有更多“航行的支部”党员在为“一条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航行的支部”主动作为,动态梳理企业需求、部门资源、项目行动“三张清单”,选派党建指导员助推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2025年将力争落实“海洋强省”建设项目58个,落地亿元以上海洋产业项目60个。

  我市还积极推行“企业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做法,培育“一条鱼”全产业链青年突击队伍,为企业服务。预计今年将继续推进落地深远海养殖、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投资亿元以上的链主项目,力争实现年产值规模超1250亿元。

  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我市以“海上千万工程”为牵引,立足海辰公司党支部试点经验,探索推广国内捕捞公司化管理新模式,推动渔船本质安全和生产条件双提升。并与省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等人才平台开展联建合作,做强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助推养殖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风正帆悬启新程,潮平海阔谱华章。当红色引擎持续轰鸣,当先锋旗帜永远高扬,千岛之城舟山正以党建为笔,以海洋为卷,书写着新时代的蓝色史诗。未来的东海之上,必将涌现更多“红帆故事”,激荡起更加壮阔的党建潮音!

  本稿图片由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