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要勇担使命再出发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9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丨简之

  今年是舟山远洋渔业发展40周年。40年前的1985年2月27日,舟渔公司4对拖网渔轮从舟渔码头起航,入列我国首支远洋渔业船队,跨越重洋开赴西非塞内加尔,拉开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序幕。40年后的2月27日,6艘新一代远洋拖网渔船再次从舟渔码头起航,将沿着40年前开辟的远洋渔业航路驶向深蓝(据《舟山日报》2月28日报道)。这次重温光荣与梦想的出征颇具象征意义,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舟山远洋渔业要勇担使命再出发,未来航程众所瞩目。

  彰显新看点

  舟山渔场曾是世界知名渔场之一,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渔港、最强的渔业,曾经享有“全国渔业看舟山”的美誉。眼下舟山渔场汛期难成,好在舟山远洋渔业绝处逢生,重铸辉煌。40年来,我市逐一实现远洋鱿钓技术突破、金枪鱼延绳钓产业化、远洋船队升级等重大跨越,形成了以大洋性渔业为主体、群众民营为主导的生产经营格局。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副秘书长熊鹏飞认为,远洋渔业依然是全国向舟山“看齐”。

  向海而生的舟山少不了“靠海吃海”,面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困局,远洋渔业突出重围既是谋生之路也是热爱之旅,因而具有一往无前的果敢和勇气。一切成就都是奋斗出来的。“舟山是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的远洋渔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赢得这样的赞誉实为当之无愧。

  在全面推进自贸区建设、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新时代,现代海洋产业迅速崛起,舟山人“靠海吃海”有了更多新机遇、新选择。但即使如此,渔业作为传统产业仍须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扬帆远洋、驰骋深蓝,舟山渔业才能彰显新亮点、开辟新场景。正因如此,围绕打造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市的目标,不断形成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必定成为不二之选。

  做强产业链

  40年后,同样的航路已是不同的风景。6艘新型远洋拖网渔船首次采用双层甲板设计,渔获物可直接从上层露天甲板传送到二层甲板,迅速进入速冻加工环节,整体设计及配套设施功能可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媲美。“鸟枪换炮”促进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目前我市鱿钓产量占全国80%以上,秋刀鱼产量占全国60%,金枪鱼港口集聚量占全国40%。

  在捕捞能力提升的同时,远洋渔业产业链也在不断拉长、做强。去年,全市远洋渔业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达到502亿元,走在全国前列。而根据我市出台的《进一步加快推进舟山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今年是新一轮远洋渔业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全产业链产出须达到600亿元,前后方还得全面发力。

  着眼未来,舟山远洋渔业应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加强对远洋产品的多样化深度开发,倾力打造“远洋捕捞、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水产交易、金融服务、科研创新”全产业链发展平台,不断提升“一条鱼”附加值,并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从而释放出越来越大的综合产能。

  放大共富面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以及海洋生态保护日益紧迫,减船减产日渐成为趋势,近海渔业发展空间有限,传统意义上靠海吃海的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大趋势。远洋渔业异军突起,不仅使得舟山渔业在更加宽阔的大海重振雄风,还意味着渔区劳动力有望切换空间重操旧业,这无疑是值得期待的共富场景。

  但实际上,目前远洋渔船上的船员多来自于外地,相当一部分还是外籍船员。这是因为,远洋渔船出海周期较长,甚至一两年才能回港,远洋船员不仅辛苦还要长期经受枯燥寂寞的海上生活。因此,在我市渔农村收入水平得以整体提升的当下,远洋渔船很难成为接纳当地劳动力的新就业平台。

  从近海到远洋,不但需要更加先进的渔船,还需要一系列服务保障的跟进。我市远洋渔业40年前就已起步,而最近几年才呈现规模化、综合化态势,这与船舶工业、卫星导航、海洋气象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不断构建有着密切关系。接下来,还应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让船上作业更轻松、海上生活更舒适、回港轮休更便利,使远洋捕捞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刷新渔文化

  舟山海鲜闻名遐迩,对四面八方的游客形成了“万有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岛旅游业的持久繁荣。在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场不断外移的当下,来自东海的海鲜已不是舟山的专属特产,江浙沪一带的城市也可以买到同样的海鲜。但即使如此,人们依然视舟山海鲜为正宗,热衷于舍近求远前来尝鲜,这充分说明了文化的魅力。

  相比之下,舟山虽然已成远洋渔业第一市,而且深加工产品日益丰富,但远洋产品远未融入餐饮文化,更多是充当休闲食品,还无法成为当地居民的餐桌主流,也难以对外地游客产生强烈吸引。这一现象显然有碍于远洋渔业综合效能的发挥,不利于“一条鱼”全产业链的做大做强。

  舌尖转型与产业转型相辅相成,在远洋渔业长足发展的当下,作为大本营的舟山理当刷新渔文化,丰富、拓展舟山海鲜的内涵和外延,将远洋产品搬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旅游接待的主菜。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除了成为加工基地、贸易基地,还有必要打造美食基地,通过繁荣远洋美食一条街,给不温不火的“远洋渔业小镇”增加热度。一些远洋水产企业也有必要通过开设“示范店”展示来自远洋的美味,在共同引领新“食”尚的同时,不断提升扩大远洋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