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到救”让社会救助更周到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6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月湖
2月23日下午2时30分,由市民政局牵头,联合舟山电信公司搭建的“舟到救”社会救助平台投入试运行。该平台整合了17个部门60余项救助政策,可实现社会救助“一个窗口”直达。该平台设有智能咨询、救助申请、一键办理三个模块,可实现救助政策智能解答、一键求助、救助进度跟踪等服务功能(据《舟山日报》2月24日报道)。“舟到救”让社会救助更周到,不但便利了群众,还有利于更加公平公正地实现应救尽救。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而社会救助也是由多部门实施、多渠道实现的。但这样一来就难免存在“政策看不懂、权益不知道”现象,导致一些困难人员因路径不熟而求助困难。比如突遭天灾人祸的临时困难家庭,是否符合救助政策、如何提出求助申请,谁也不是很清楚。同样是急需“救命钱”的,找到求助之门的获得了社会救助,信息不灵的则求助无门,这多么令人揪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针对社会救助工作面临“沉默少数”发现难、“人户分离”申办难等难题,我市民政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寻求破解之法,及时推出了“一个窗口”直达的“舟到救”平台,使各类困难人员都能“一键求助”,这无疑是值得赞赏的。特别是,通过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AI可针对群众口语化提问,瞬间生成可享受的政策清单,从而有效化解求助难。
定海小沙街道的袁先生是“舟到救”的首位受益者。袁先生今年34岁,是一名退役军人,因小脑萎缩致肢体二级残疾,无业,离异,儿子读小学。父子俩靠80多岁的爷爷照顾,近几年已陆续享受低保、残疾人补助、困难退役军人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此番提出儿子需要心理疏导等帮扶服务,很快进入平台联办流程。结果,袁先生的儿子不但可以享受心理疏导等服务,父子俩还享受到了更多社会救助政策。比如,孩子还可享受免费校内爱心营养午餐、生活补贴、校内免费托管等服务。
可见,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赋强、完善,困难人群可以受到更为周到的呵护。以智能服务重构救助生态,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升级,为困难群众织就一张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度的兜底保障网,有助于实现公平公正的应救尽救,使好政策的阳光雨露更好地滋润人心。
“舟到救”让社会救助更周到,对优化公共服务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智慧加持“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利度、亲民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迭代升级,能否第一时间将最新技术应用于实践,让老百姓成为最大受益者,民政部门作出了积极探索,更多政府部门理当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