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领航大项目 聚势大平台 赋能大枢纽
何菁 陈如祥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5日 第 02 版 )
北方特气项目施工现场 摄影 记者 张磊
开栏语:为贯彻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及市两会精神,切实发挥县(区)、功能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市新闻传媒中心即日起推出“县区(功能区)挑大梁”融媒系列报道,深入基层一线,呈现县(区)、功能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脉动,凝聚全市上下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
□记者 何菁 通讯员 陈如祥
这一天,陪着带着新材料项目前来考察的宁波客商,边实地走访边介绍舟山高新区情况;
这一天,规划、应急、经发三部门专班成员走进北方特气项目,围绕近期企业遇到的土地摘牌、能评、安评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
这一天,在舟山高新区口岸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正梳理讨论2025年舟山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任务清单(征求意见稿)。
……
这是舟山高新区工作人员一天的日常画面,也是他们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勇挑大梁的实干之姿。
做好“招引员”,描绘项目招引“全景图”
“你们看看哪块合适?”“我们肯定是希望靠近这边。”2月27日,舟山高新区又迎来一批来自宁波的客商,这是舟山高新区技术产业园区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人员李泽坤当天接待的第二批客商。
已经过了饭点,宁波客商还意犹未尽。看了一个地块后,一行人又接连走访了两个地块。一路上,李泽坤详细地为客人介绍高新区的落户政策、地块情况等。这些内容李泽坤早已烂熟于心。
“我们看过这么多,还是这里比较好,基础设施都已经好了,污水(处理)、水、电、蒸汽都很完善,这地块还是比较完美的,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而且我们从宁波过来也很方便。”宁波客商对高新区的整体情况表示满意。
春节过后,李泽坤所在的招商部门第一时间行动,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我们都有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今年节后工作节奏加快了,最多时一天接待了4批客人。”这让李泽坤感到信心满满。
对于高新区来说,项目招引的“全景图”已经勾勒明晰。今年高新区将全力招引标志性重量级产业项目,确保全年新签约落地并备案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2个。
今年,高新区将深入开展先进制造“100行动”,充分发挥石化拓展区的空间优势,大力招引电子信息材料、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高端新材料项目;瞄准第三代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光电显示、固态锂电池等15个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方向,加快建链补链。
为进一步加强对长三角先进制造产业溢出的承接能力,高新区将加大高端船配、工业母机、高端模具、海工装备等传统制造业领域高成长性企业的招引力度。全力推进硅碳负极材料、激光智能装备、智能机械制造、磁悬浮高速电机等一批在谈项目落地。
在航空产业链项目招引方面,高新区将持续推动无人机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研发制造、创新孵化、飞行服务、教育培训等低空经济集聚区。深化与商飞等战略合作,促进大飞机部件、内饰项目招引。
做好“服务员”,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2月28日上午,北方特气(浙江)科技有限公司附属办公楼项目正式迎来中期验收,即将进入内饰装修阶段。
办公楼项目是北方特气最早开工的项目,如今看到项目推进顺利,这让舟山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应急、经发三部门专班成员们感到欣慰。北方特气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百亿,是破解电子级硅烷特气制造“卡脖子”的战略性项目,也是目前高新区体量最大的在建项目。
当天上午,专班成员围绕近期企业遇到的土地摘牌、能评、安评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我们了解到,现在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拿地。”舟山高新区管委会规划与建设局副局长何东力告诉记者,北方特气一期占地25.87公顷,但眼下还有13.33公顷土地未完成摘地,这直接影响了后续环评、安评等审批事项的进度,更影响了关键厂房的推进速度。此次专班化的上门服务,为企业理顺了流程,计划3个月后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当天,企业方代表徐宗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逐一向专班成员进行说明。
“我们刚落户,他们就为我们的项目组建了专班工作群,24小时解答我们的问题,还会不定期走访,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就像是吃下了‘定心丸’。”徐宗健告诉记者说。
为全速推进辖区项目建成投产,今年高新区将持续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全流程推进表、安排一对一专项服务专员,聚焦重大项目前期集中攻关,解决好用地、用能、环保、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项目落地率、开工率。
高新区还组建了管委会领导领衔的重大项目攻坚专班,与招商工作、重点项目、土地保障三个领导小组形成工作矩阵,并联合头部投资机构设立高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引领撬动社会资本、共筑产业生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锚定改革目标,跑出发展“加速度”
2月27日上午,在舟山高新区口岸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梳理讨论2025年舟山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任务清单(征求意见稿)。
翻看这份“三最”服务清单,里面包括突破开展生物燃料油混兑等41项全新清单内容。“这份清单的内容我们正在逐步完善,基本上每周开一次例会进行讨论,这些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大船大单来舟加油。”舟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义玲向记者介绍道,今年高新区还将通过一系列改革,包括新型燃料加注、跨关区供油、靠港加油等,力争达到800万吨的船加油量,并跻身世界前三大船加油港。
今年,高新区将聚焦打造“三最”燃供中心,加快构建开放完善的船加油服务体系、高效规范的加注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价格体系;聚焦万亿级商贸平台建设,做强大宗商贸生态圈,扶持优质“百强”贸易企业,建设新奥LNG贸易中心,力争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额7000亿元以上。此外,高新区还将聚焦特色型综保区创建,加快区内大宗商品储备、混配加工等业务发展,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力争申建方案获批。
舟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方军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高新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大平台的攻坚之年,更是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助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首战之年。
今年,高新区将围绕打好大项目招引建设攻坚战、打好大平台能级跃升攻坚战、打好大枢纽改革突破攻坚战,深入实施市委“985”行动,坚决扛起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使命担当,坚持项目为王,奋力攻坚大宗商品特色型综保区建设,全力打造千万吨级船燃加注中心,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全力推进大项目大平台大枢纽建设,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手记
走进舟山高新区,忙碌与奋进的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无限活力与潜力,是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感受。
项目招引一线,招商人员的热情与专业令人赞叹。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客商介绍政策、地块,一次次实地走访,只为给项目找到最合适的落点。他们深知,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是高新区发展的新契机;
为企业服务的专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在北方特气项目,规划、应急、经发三部门协同,精准解决企业难题。从土地摘牌到能评、安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项目进度,专班成员全力以赴,让企业安心扎根。这不仅是为企业吃下“定心丸”,更是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口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任务清单的反复研讨,彰显着他们的决心与担当。“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这不仅是目标,更是他们付诸行动的方向。
大项目招引、大平台建设、大枢纽打造……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他们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