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一颗贝”产业链党建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滕海平 曾智辉 杨玛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3日 第 03 版 )

  □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曾智辉 杨玛晔

  “我在这里有大概80亩海域的养殖基地,去年气候不错,今年产量估计比以往能再多一些。如今在县里的帮衬下,我们的贻贝产品经过加工还能走出国门哩!”望着不远处那片湛蓝海域上整整齐齐的白色浮球,养殖户叶师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中国贻贝之乡”,嵊泗县枸杞乡坐拥2.23万亩“海上牧场”,贻贝产量占全国总数的40%。近年来,嵊泗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将做好“土特产”文章视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成功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一颗颗贻贝摇身一变,成为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富民产业。2024年,嵊泗县全域贻贝养殖总产值达12亿元,养殖户户均收入在30万元左右。

  ■ 组织联建聚合力

  该县探索成立“一颗贝”产业链党委,整合海经、政务服务、枸杞乡、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大学、“蓝海牧岛”共富工坊等21家县属部门、高校、企业、乡镇等资源,围绕贻贝“苗种培育、养殖管理、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文旅融合”等全链条,组建5个功能型党支部,构建全产业链党建赋能协同体系。研究制定产业链党委工作规则,完善联席会议、活动联办、问题帮办等机制。2024年,召开链上党建座谈会15场,以加强各方交流与合作。

  ■ 人才助力破瓶颈

  在产业链党委推动下,嵊泗深度推动校地产研融合机制,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新建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嵊泗分中心、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等科研平台5个,研发高附加值海产品和新型海水养殖技术。目前,已创建省级、市级博士创新站2个,先后攻克厚壳贻贝人工育苗育种、选优选育等科技成果27项。

  ■ 联企连心解忧难

  该县还积极发挥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协同作用,推进贻贝产业链“一类事”增值化服务改革,梳理服务事项,包括企业开办、水产苗种生产许可、企业技术改造备案等7个基本政务服务事项和“嵊渔通”养殖平台使用指导、企业专利商标申报指导等4项增值服务事项,为企业打造形成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梳理企业需求清单并解决困难35条次,一米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招引的首批科技型骨干企业,注册与开户仅耗时8天,产业园建设从启动到投产仅102天,显著提升了项目落地效率。

  ■ 兴村富民促共富

  此外,嵊泗还大力推进“扩中提低”行动,围绕贻贝加工环节,通过村企联建,打造贻贝产业共富工坊6家,生产旺季累计提供灵活就业岗位500余个,充分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同时,该县还积极推动贻贝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养殖海域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实行分置并行,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新路径。2024年,枸杞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08%和16.87%,获评“浙江省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本稿图片由嵊泗县委组织部提供